落实纠错本使用我的做法----蔡天平
(2023-05-03 18:58:55)落实纠错本使用我的做法
纠错本在高效课堂中的巨大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但如果不抓好检查关,那么就使学生的纠错改错得不到落实,使纠错本的使用流于形式,学生甚至会把纠错本束之高阁。
纠错本的检查量是很大的,除了查看学生纠错本的规范使用,比如纠错时是否在订正区域订正,是否写出错误原因等;更重要的是看解析的正误、双色笔的应用是否科学。如果每个班都由我来检查,在时间上来不及,也根本无法照顾到每个学生的落实。
有困难找学生,我让每班的课代表及学科组长集中在一起,每人提出自己的想法,在同学们的集思广益下,我汇总后决定采用不同的检查手段,分步推进,来保证纠错本的使用质量和纠错落实情况。
第一步:教师细查。通过教师每天细查,帮助学生养成使用纠错本的习惯、确立纠错本的使用标准。在检查中,发掘优秀典型,大力表扬,在小组内或全班公开展示。对学生纠错本中的共性问题,及时给予学生共同指导。
第二步:教师抽查,先让课代表和小组长细查。让学生(特别是七年级)初步形成纠错的习惯,能够科学规范的使用纠错本,然后把检查的权利下放,课代表核查,最后我再配合课代表抽查。抽查一般采取面批的方式,不定期、不定员、不定时间,随机抽查。
第三步:组长细查。当学生已经养成纠错的习惯,能够熟练的使用纠错本。我就不必对学生的纠错本天天查,人人查,可以把检查的权利继续下放,下放给各小组长。小组长的检查采取交叉检查的方式,比如1组组长查2组情况,2组查3组情况...以比类推。教师只需要进行不定时抽查即可。
我想通过这三步检查,既能落实了全部学生纠错本的使用,也会促进学生纠错习惯的养成,我和同学们说会通过一段时间来检验我们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