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园芳老师的“围点打援”---孙志军
(2023-03-18 08:34:37)杨园芳老师的“围点打援”
“围点打援”是一个军事术语,也是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的一项典型战法。指的是在运动战中,先以一部分兵力围住一座城或一部分敌军,诱使敌方派兵支援,然后在外围集中优势兵力把来援之敌一一歼灭,在消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之后,其所围之敌最终要么被歼,要么投降。
把这一打法的精髓提炼出来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可以概括为:当学生在一些重难点问题上迟迟无法突破时,先不要急于换人解答,老师也不立即主动解答而力求速决。可以先围绕待攻克的问题,向与之密切相关的其他知识点不断迁移和拓展,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抽丝剥茧,步步诱导,循序推进,当所有外围问题解决后,最后这些问题的指向都聚焦到待解决的问题上,学生可能立即开悟而水到渠成地解决了问题,甚至举一反三。
今天听了杨园芳老师的一节九年级化学练习讲评课,其过程充分体现和展示了“围点打援”这一导学思路,其结果是高效而扎实的,既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求知,也充分体现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和教学机智!
上课开始,在学生独学完成练习案的情况下,先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结束后,进入抓阄展示环节,抽到了一个小组的一位女生。
老师:“盐有哪些化学性质并举例说明?”
学生:“盐+金属氧化物→盐+水。”
老师:“我们在第十章酸和碱中学过酸的一个化学性质:酸+金属氧化物=盐+水,而我问的是盐的化学性质哦?”
学生:“……(表情有些难)”
老师:“我们在第六章学过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CaCO+2HCl=CaCl+HO+CO↑,进而探究了本章实验11-1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也能与盐酸反应,反应方程式还记得吗?”
学生:“Na2CO+2HCl=2NaCl+HO+CO↑,NaHCO+HCl=NaCl+HO+CO↑。”
老师:“很棒很棒,大家掌声鼓励!那我们可以得到盐的哪一性质呢?”
学生:“是复分解反应。”
老师:“复分解反应属于反应类型,不是性质哦,你再想想……”
学生:“盐+酸→新盐+新酸。”立刻班里其他同学笑起来并鼓掌。老师也笑了:“不错不错,你终于抹过来了(想明白了)我问的问题是什么了,请大家为她的表现再次鼓励!”班里立刻掌声雷动,气氛热烈。
老师:“那么盐还有哪些化学性质呢?”
学生:“盐+金属→新盐+新金属,如Fe+CuSO=Cu+FeSO;盐+碱→新盐+新碱,CuSO+2NaOH=Na2SO+Cu(OH)↓;盐+盐→新盐+新盐,Na2SO+Ba(NO)=BaSO↓+2NaNO。”这时全班响起持续的掌声……
整个过程,杨老师并没有急于讲授所谓正确答案,而是围绕原问题,步步引导,层层突破,把所有外围知识进行迁移、导入、点拔,扫除了一系列盲点或遗忘点,逐渐构建起攻破原问题的完整逻辑网,把问题引入到这张网上的一个节点上,瞬间新知识生成,不生硬,不强塞,过程真实而结果自然,这便是“围点打援,”克难攻坚!
杨园芳老师的这堂课的这样一个过程片断,完全符合《汇贤要典》精神和操作流程,具有很好的示范价值,值得推荐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