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班的数学课----王怡

(2022-11-05 10:47:22)

我班数学课  

               


有人认为数学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除了动手计算还是计算。但对会“说”的人来说,数学是很有意思的,你可以把它说成一个小故事,从故事中找已知条件,找所求问题,说说条件之间是什么关系,随之就会解决问题。接下来说一说我班的数学课:

1.每次发导学案之前我会把自研及展示要求写在黑板上:

A.看例题的同时说一说已知条件,所求问题;

B.说一说每一步算式求的是谁?为什么用乘法,除法等;

C.做练一练,日清的时候对不理解的题目做备注;

D.展示时请说出每个题目已知条件,所求问题,为什么这么解决,你是怎么想的?

2.学生带着这几个要求自研,自研过后先对子交流,交流自研时候遇到不理解的题目,对子轮流说对方困惑的题目,可能会存在对子都不会的题目,这个时候就小组交流,会的那个学生在中心,其他人围成一圈听他说,说什么,说题目的已知条件,所求问题,为什么这么解决?关键在哪?教会分析,并解决问题。这个学生说完会让刚才存有疑惑的学生试着说,看有没有理解。

3.组长抽签展示,展示者上来展示时,会让大家先读一遍题目,读完抓阄找人回答这道题的已知条件,所求问题,条件之间的关系,用什么方法解决。被抓到的人回答完以后由展示者给他加分,展示者做最后的总结。并说:这道题要写读懂题目,找已知条件,所求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哪,就是我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解决它。

4.下面的的同学进行点评质疑及补充。有的学生积极踊跃上去展示,表示除了刚才的方法还有其他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补充的学生确实提供了另外的解决方法,而且讲解很细,边说边在多媒体上呈现他的思路和答案,引得下面的学生掌声连连。

5.我根据每一组提供的知识点用树枝图在黑板上画出来,重点我用黄色笔标注。然后带领学生一起回顾这节课的重点,最后我总结每道题为什么用这种方法解决?它的解决关键在哪?说说已知条件,所求问题,说说同样一种解决方法会不会有不同的问题。跟着算式能不能编出不同的题目?学生思考着,铃声响起来了

有一天的课外活动,有两个学生从校内捡了一把树叶,问我老师好不好看!我说挺好看,直接扔掉可惜。于是一个学生激动的说用树叶可以拼图案,粘起来更好看,说着就做了起来。另一个学生说老师我们不是刚学了图形吗,我试试能不能拼?对她俩的行动我进行了夸赞,同时内心是开心的。只见拼图形的学生一会拼出一个长方形,一会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刚想拼第三个的时候,我打断了她,我问她,记不记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由哪个图形推导出来的?拼图的学生思考片刻说是长方形,老师我给你拼,你看看。这个学生边拼边说,平行四边形可以采用割补移法,我把平行四边形多出来的一个角割掉移到另一个凹处,老师你看是不是长方形,明亮的眼神中透露着开心,我说是的,你不仅会拼而且还能说出来,你很厉害。

通过两个学生的表现让我联想到正在学习的《爱弥儿》以及戴校长经常说的话,怎样是会?就看会不会说,能不能做出来,只有做出来才能证明会,数学会说才能会做。而这两个学生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从做中学到了知识,巩固了知识。同时也提醒了我数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要上升到学科教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