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好的校园令人发呆

(2020-01-30 16:08:19)

最好的校园令人发呆

 

想让师生热爱学校乃至热爱工作、学校和生活,就要努力让学校变得深刻而可爱一些。

这里, 可以让师生放慢脚步, 从容思想。

走过许多学校。

有的学校, 你一走进去, 就会怦然心动, 油然而生爱意。

那里花木葱茏, 移步换景, 故事众多, 韵味丰富, 常心悦目的自然景观和厚重浓郁的人文氛围交相辉 映。整个校园就是一个植物园和文化公园。你走在里 , 随时可以停下脚步观赏, 琢磨, 研究, 思考, 发呆。你可以在这里, 闻到一种“真正的学校”味道。

而有些学校, 甚至一些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名校, 却难免令人失望。因为这里除了林立的大楼、高档的实验室和各类昂贵的设施设备, 除了墙上漂亮 的升学数据和众多学优生的身影, 除了校长口中各种 “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各种时髦的概念, 你找不到真正令人怦然心动的东西。

那里没有幽深的树木和缤纷的花草, 没有故事, 没有韵味, 甚至校园里连供师生休憩的椅子或凳子 都没有。师生步履匆匆, 除了食堂、寝室和教室、办公室, 其他许许多多的角落和空间, 对他们而言仿佛形同虚设, 他们只是这里的匆匆过客。这样的学校, 学生毕业后, 回忆起自己的母校, 除了埋头刷题、最终带给他们“成功”的教室, 找不到太多值得回味和留恋的地方。这样的校园没有情趣, 没有内涵; 紧张 有余, 从容不足; “现代”有余, 底蕴不足——同那些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工厂和公司, 没有什么区别。

在我的心里, 一直有个固执的想法。总觉得, 最好的校园是应该可以令人发呆的。

我指的令人发呆, 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校园环境自身有值得让人发呆的地方。校园 的整体布局和角角落落不独追求功能的实用、外在的美观, 更要同时追求内在的育人价值, 形式优美, 内涵丰富-或者是活泼, 或者是深刻, 或者是大气, 或者是精致, 或者是温情, 或者是冷峻, 或者是新颖, 或者是别致。总之, 一定要富有审美品位和文化内涵, 处处充满明示或暗示, 引人入胜, 促人思考, 而不是徒有一串串好看的数字和一个个好听的理念, 不是徒有一座座漂亮的房子和一堆堆高端的设备。

二是校园环境有允许你发呆的空间和机会。这 样的校园, 可以满足师生对自由、安全、闲适和独处 的内心需求, 适当讲究空间的隐私性和独立性。比 如布局上曲径通幽、绿化上疏密有致、建筑上参差 错落、设施上可坐可倚甚至可躺。当然, 还需要科学民主的教育理念和张弛有度的管理文化。可以让人 自由地对着一丛花或者一片叶子深人思考, 可以在树 底下捧起一本书忘我阅读, 也可以什么都不想, 什么 都不做, 就坐在那里或者站在那里静静地发呆, 必在乎别人怎么看你, 也不用担心有人会打扰你。

总之, 最好的校园一定可以让师生特别是孩子自觉地放慢脚步, 从容思想, 自由“发呆”。学校是师生每天身居其中的处所, 这个环境有趣或乏味、深刻或肤浅, 往往会影响他们工作、生活和学习的心 绪和质量。想让师生热爱学校乃至热爱工作、学习 和生活, 就要努力让学校变得深刻而可爱一些。

努力让校园处处有景致, 处处有故事

2011年底, 我初任校长。当时, 面对着几近“百 废待兴”的校园, 我就对教师和学生说:“我们要建 设一个可爱的校园, 可爱得令人发呆, 让人流连忘 返。”那一刻, 师生们心向往之又似乎心存疑惑。

我们开始着手思考、规划和实施整个校园环境的优化提升工作。

依据立人中学的办学理念, 结合学校校名和布,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我们把校园分为立志、立身、立学、立行、 立新、立趣6个园区。一方面是表明我们要“立什么人”的问题, 即我们需要培养的是志向美好、人格完善、善于学习、重视行动 勇于自新、趣味高雅的人; 另一方面也是阐明我们将 “怎么立人”的问题, 即我们将通过志、身、学、行、新, 6个方面开展相关的教育, 借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们通过“主题+景观+故事”的方式, 根据各园区的需要, 精心设计和完善各个园区的绿化植物和布局, 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校史、地方史和师生中的有关人文故事, 不断丰富各园区的文化内涵, 努力让校园处处有景致, 处处有故事。

立志园, 主要由校训石和“原谅树”两部分组成。校训石正面是校训“世界因我更美好”, 背面是 校风“守护良心”。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立志做一个对世界有贡献的人, 让世界因自己的存在而更美好。“原谅树”原本是一棵大树, 因为附近要建设一幢新 教学楼, 被施工人员粗暴砍去一根粗大的分枝, 树形受损, 变得难看。我们借此希望学生面对生活中来自外界的各种有意无意的伤害, 学会放眼全局, 放下 仇恨, 懂得原谅和宽容, 即便受到不公正待遇, 不做报复他人、伤害他人的事情。

立身园, 主要由健身墙、守正墙、知止墙以及 厚德林等组成, 提醒学生要健身修德。这是田径场四周的系列景观。健身墙, 宣传健身常识; 守正墙, 20个终身有用的经典修身故事; 知止墙, 模仿监狱形象进行底线教育, 让学生永远懂得敬畏, 守住做人做事的法律道德底线; 厚德林, 是一排邀请校内 外道德楷模种下的树, 每棵树有感人的美好故事。此外, 还有明德亭、声远塔、舜井等景观, 各有其来历和典故。

 立学园, 居于两幢教学楼之间, 期望学生热爱学习, 学思结合, 学有所成。主要由古今学问书卷形雕塑群、思想者紫铜雕像和一棵称为“励志树”的枇杷树组成。古代学问包括四书、五经、六艺等, 代学问包括物理学、烹饪学、天文学、数学、哲学 26种常见专业及其代表作和代表人物简介,置于 13棵樟树下; 还有一尊思想者雕塑, 希望学生学习的同时要善于独立思考。还有一棵枇杷树, 每年学生面临中考就硕果满枝, 我们以此树来激励学生发奋学习, 终成正果。

立行园, 位于实验楼前, 由“滴水之恩, 涌泉 相报”为主题的盆景园和以“前人栽树, 后人乘凉”为主题的校史长廊两部分组成, 希望学生懂得感恩, 在感恩中生活、学习, 并在成人成才后用实际行动 回报社会。

立新园, 以自新、革新为主题。希望学生热爱生命、不惧挫折、解放思想、乐于革新, 每天都拥有崭新的生活。主要由一棵被台风刮倒又重生的生命树、一块纪念有关部门支持学校工作的解放碑、一个“走啊”足形池、一艘不系小木舟、一间“读吧”小木屋 等景观组成。

立趣园, 由一幢图书科技楼和其周围的20多块 小小的“快乐农场”及一个小小的“茶园”构成(学校地处宁波市镇海区茗园路151, 而“茗”即茶), 我们让学生在读书学习之余来此尝试种植各种蔬菜, 瓜果, 学会采摘制作茶叶, 学习了解茶文化等, 养成高雅的审美趣味。

根据教育主题及师生生活的需要, 我们在各园 区合适的位置分别种植了梅、竹、松、樱花、桂花、柿子、柚子、桃树、梨树、橘子树、白玉兰、黄馨、芍药、月季、芦苇、木芙蓉等40多种花草树木。又 在校园原有20多棵老樟树下开辟了花坛常年种植鲜花, 并在教学楼和行政楼的楼道常年摆放盆花。我们努力让校园一年四季鲜花不断, 果实累累。春可 赏樱, 夏可赏荷, 秋可赏桂, 冬可赏梅; 春有枇杷, 夏有桃李, 秋有柿桔, 冬有柚子(柚子一直悬挂树上, 直到第二年结出新果子)。我们认为, 校园里树木 多了, 人会变得宁静; 鲜花多了, 人会变得优雅; 子多了, 人会变得沉稳。

以上各个园区的主题相对独立, 又相互渗透、交叉融合。每个园区都基于自然和真诚的原则, 挖掘出生动的故事, 并赋予相应的寓意。这一切都不是 一蹴而就的, 而是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经由师生的 共同参与和努力下逐渐丰富和完善起来的。校园的 角角落落, 因此就拥有了一定的“深意”“情趣”和“韵味”, 处处都有着育人的价值。

为了让师生能够在紧张而忙碌的工作与学习之余放慢脚步、学会休闲、放松身心, 我们在众多高大的樟树下安装了许多实木条凳; 又在校园里许多风景宜人的角落放置了一些休闲长椅、户外休闲藤椅 及桌子——桌子上还摆放了色彩高雅的花瓶和干花。每到下课时间, 学生和老师就会在这些椅子上坐下来, 围在一起交流思想和学习, 或者独自对着眼前的美景和头顶的天空发呆。

小小的校园, 竟然可以自然而巧妙地蕴 藏这么多故事

 在校园环境建设中, 我们特别强调“故事化”原 则。有学者认为“故事有引人人胜的情节, 能吸引人的注意力; 故事有生动典型的形象, 能唤起人审美的愉悦; 故事有自由解读的空间, 可以激发人的想象力”。近代教育家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也特别推崇教育故事化原则。我校的故事化校园建设, 也正是基于中 学生乃至人类爱听故事、反感空洞说教的天性。

每年新生入校, 我们会让老生带领新生游览校园, 给他们介绍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故事, 这所学校 所具有的底蕴和寄予他们的信任与期望; 平时, 学生 在校园里漫步甚至拔草扫地, 不经意间, 一两处景 观或一两个故事就会进人眼中, 潜入心底, 触发感 ; 每个毕业生离开校园前, 都要最后一次游览校园, 在各个园区内的核心景观前, 毕业班的教师在那里等候他们, 给予他们最后一次考核和叮嘱。每个学生需要在老师面前谈这里的故事及自己的理解和感 , 然后由教师在他们的那本“毕业通关卡”上考核签名。当所有的故事“关”通过之, 作为校长, 我会在校门口等着他们, 向他们送上毕业证书, 并和他们一一握手合影。

我们希望以这种方式让学生明白:你可以忘记这所学校里所学的所有学科知识, 但是只要你记住了这里的故事, 你就永远不会忘记从这所学校获得 的教育精髓一-那些可以终身受用、可以真正称之为 “教育”的东西。

经过多年的努力, 我校基本实现了当初要建成 “让人发呆的校园”的目标, 师生对这个校园愈发热爱了。学生在课余时间喜欢在池塘边、小河畔、柳树下、花丛中漫步、徜徉, 或者随便找把椅子坐下来休息、交流, 有的学生甚至有事没事还会往厕所里“钻”。

我校的厕所有个好听的名字, 叫“雅心阁”, 女厕所则分别用“君子专用”“淑女专用”来表示, 里面洁净是不必说的, 还有鲜花、干花、绿植, 油画、国画等艺术作品, 还有舒缓的音乐和淡淡的芳香, 有世界各地的名胜古迹图文介绍, 甚至还有书 架。学生即便在这里, 也可以获得一种美的熏陶和教育的启发。

教师繁忙的备课上课工作之余, 喜欢随时找个 学生在教室前的树荫下坐下来, 亲切地谈心, 而不必专门到办公室进行“严肃”的谈话。他们在课间可以 在休闲椅上坐下来, 看看河边桃红柳绿的景致, 缓解一下疲劳, 为下一节课做准备。有不少教师还喜欢在周末假期带着家人来学校走走, 在他们看来, 学校就是一个博物馆、文化馆、公园和花园, 更是一个可以令人发呆的家园。教师们说, 在这里走走坐坐, 心就会宁静而丰富起来, 对孩子的成长也非常有帮助。

毕业的学生自然特别怀念这个别致的校园, 经常回校游览。他们在校园里徜徉, 在各个曾经“发呆”过的地方拍照留念-他们对校园里的许多故事记忆犹新。有意思的是, 许多学生居然还特别怀念“雅心阁”, 认为这是他们见过的最雅致最有内涵的卫生间。

前来交流考察的省内外教育同行在校园小导游的带领下, 戴着蓝牙耳机, 在校园的各个角落里聆听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他们在这个不到60亩土地的, 校园拍照、思考, 流连忘返。他们说, 没想到小小的校园竟然可以自然而巧妙地蕴藏着这么多故事, 可以在这里悠闲地“游览”一两个小时而不觉疲倦。

学校因此成了学生和教师口中“最美的校园”, 也成了校友心中“最有内涵的校园, 同行眼中“最有故事的校园”。

一位前来参观的校长说, 不要小看了这些花花草草和角角落落, 一个人心情郁闷想不开的时候, 说不定看见一棵树、一朵花、一个小故事, 心底就豁然开朗了; 或许, 有的孩子现在没有真正发觉其深刻的意蕴, 等到工作之后, 忽然想起校园里某个美丽的角落, 心里多了一分温暖, 或者想到某个故事某句格言, 心下就明确了方向, 这也是极有意义的。对于思想情感无比丰富的孩子和教师来说, 一个温馨美丽而富有意蕴的校园, 就是一张孕育和诞生美好梦想和未来的温床。我们深信, 有这么一些风景印刻在师生的心底, 他们的内心一定不容易荒芜和黑暗。

 

(作者系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立人中学校长, 浙江省特级教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