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生怎样爱护课外书籍
---------王伟峰
最近我校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多读书增加一些课外知识,学校倡导学生把节省下来的零花钱用于买图书,还开设每一次接送上三节高效阅读课,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看书习惯与互相交流,使学生在阅读其它文章中遇到的困难都迎刃而解,生活也更加充实了。可近阶段,我们发觉有些学生不爱护图书,在看书时总是会撕坏图书,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喜新厌旧
学生总是对新图书特别感兴趣,对旧的图书一般就翻几页就随意乱放,或拿其他学生的图书看,把自己的丢在一边,甚至撕毁到厕所里当手纸用。
二、凑热闹
在学校里,学生在看图书,一些爱凑热闹的学生会去抢人家的图书看,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图书就在手里撕坏了。
所以针对以上二点原因,作为老师要如何做好教育学生爱护图书的工作呢?我总结出以下几点进行改进。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知道读书可使人懂得文明,并能创造文明。读书可以提高人的素质。如果一个人的素质不高,那就太可怕了,教育孩子不要认为只要把主科学好就可以了,课外书不看也行。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课外书对你们的学习也是有帮助的。如果只学主科,那是远远不够的。有些名人的成就,书就有百分之五十的功劳。所以,不管你读什么书你都会有所收获。小时侯读书的多少,直接关系到你们的未来发展。如果不读书,那你写作文时,你就没有任何好词、好句可以引用,你的作文便会枯燥乏味,没有很多好词、好句可以引用,便会没有文学色彩。还要教育学生做一个有礼貌、守纪律、能和同伴友好的相处,爱护公共财物的好学生。
其次,教师要进一步教育好学生爱护图书,也可用自己的行动来感染。教师可以把撕坏的图书一页一页的整理,一起动手修补图书。为孩子们树立爱护图书的榜样,使学生逐步做到爱惜图书。教师还应当随时提醒学生收拾图书和修补图书。
最后,学生的行为充满着情绪色彩,很容易受成人的感染,老师要及时发现,对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及时的表扬,要求学生阅读新旧图书时,要爱惜图书。
当然,在教育学生爱护图书的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教师们留意孩子们的一举一动,及时对学生进行教育,那么撕书和不爱惜书的现象就会越来越少,直至没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