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问题
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
----------赵兴龙
高校课堂的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前置式学习。教学要
以生为本,全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每一个时段,每一个环节。使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时段,每一环节都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充分发挥学生手脑并用的作用。真正高效的课堂应该是学生通过自己对知识的观察,思维,应用。指导自己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自己的思考获取的知识才会变成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
科学课虽然是一门常识课,但真正把这门课教好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这门课不同于语文课,数学课,英语课。它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涉及到自然知识,社会知识,物理知识,化学知识,地理知识,环境知识等相关学科,以前我一直从事的是数学教学,所以我个人认为一个能把语文课,数学课,英语课教好的老师,未必就能把科学课教好。做为科学课的老师知识应具备广泛性,要养成广泛阅读的良好习惯,并且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要善于让学生从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利用科学知识原理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比如我在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控制铁生锈的速度”这一课就利用了这种方法效果很好。不仅教的轻松,而且学生学的也愉快轻松。在玩中学,不知不觉地从生活中有趣的小事学到了科学知识,整堂课都充满了高效课堂的气息,同学们学习科学课的兴趣也很浓。这节课的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一:发现问题
关于铁生锈的现象,在学生自研环节首先我把一根生锈的铁钉展示给同学们看。让同学们在自研环节针对铁钉会生锈这个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列举出自己对有关铁钉生锈的问题,做为他们展示的内容。有的同学通过对这根生锈铁钉的观察提出了:“铁钉为什么会生锈?”
“铁钉生锈的原因?”
“怎样才能防止铁钉生锈?”
“减慢铁钉生锈的方法有那些?”----
这些问题的提出来源于同学们自己对铁钉的观察,为同学们在课堂上分析讨论铁钉生锈的真正原因;进一步探索铁生锈的速度;研究控制铁生锈速度的方法;理解人们在生活中防锈的措施.创设了问题情境.
二:
思考问题
通过举办“科学讨论会”的方法,研究铁生锈的快慢,怎样才能防止减慢铁生锈.,带着问题走进思考。为了帮助同学们思考,启发同学们探究铁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我让同学们回忆一下;“生活中铁钉放在菜油盘中会不会生锈?铁钉放在空盘中会不会生锈?”。这两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很快给同学们的思考插上了翅膀。这是两个很简单的问题,大家都知道铁钉放在菜油盘中是不会生锈的,铁钉放在空盘子中是很容易生锈的。由浅入深的引导然后我提出;同学们想一想“铁钉为什么放在菜油盘中就不会生锈?放置在空盘中就会生锈?”。有些聪明的同学通过这两个浅显的问题想到了:“铁钉放在菜油盘中由于菜油的保护作用,铁钉隔绝了空气和水分所以不会生锈,而放置在空盘子中的铁钉暴露在空气中,空气中含有水蒸汽。在水蒸汽和空气的共同作用下才使铁钉生了锈”。这样在老师步步由浅入深的启发下,再加上同学们带着对问题的思考,很快探索到了:“铁真正生锈的原因是在水和空气的共同作用下,所发生的一种化学现象.”。这种润物无声的思考,“小事情,大道理”的作用,让同学们在思考中,自己探究出了问题的答案,将不易理解的科学概念经过自己的思考加工理解,将之转化成了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的自己的知识。这就是思考这块点金石在高效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做为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这块点金石。
三;解决问题
通过同学们对问题的思考,懂得了铁生锈的原因,就很容易理解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防锈措施。掌握了防锈措施的原理:“就是把空气和水与铁隔绝,隔离了空气和水对铁的化学作用,以达到防止铁生锈或减慢铁生锈的目的”。同学们掌握了铁生锈的真正原因和防锈原理后,就很轻而易举满怀信心和乐趣地去解决他们在自研环节中提出的一系列与课题“控制铁生锈的速度”有关的问题。由于对问题解决的轻松愉快,所以同学们也在学习的思考中更加真正体验到了高效课堂学习的乐趣。
这种让同学们自己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不仅仅只用于科学课的教学,而且在其它学科也可以尝试
一下,也许会使教师的课堂教学
更轻松更高效。使同学们的思考贯穿于课堂学习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时段,用思考唤起同学们对你所教学科的兴趣,争取学生的思想和灵魂,让更多的学生喜欢你所教的学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