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韩兴娥老师的一节课有感
(2012-04-03 12:02:12)
标签:
杂谈 |
任印化
本月7日学校安排我和我们学校的黄成林、孟艳、郁建侠三位老师到山东潍坊市北海中学听韩兴娥老师的高效阅读课,我们一行先到宿州火车东站坐高铁,高铁速度特别快,十一点四十六才出发,不到三个小时就到了,其时戴校长早就在东方大酒店等着我们了,晚上六点多,我们见到了传说中的韩老师,她大约四十三四岁,中等个头,体型偏瘦,戴着眼镜,说着不太标准的普通话,显得很有气质。她说:“我们的教材只当阅读课,一节课就上三个课时的内容,我的做法就是先把教材快速地上完,剩下的大多数时间去阅读课外典籍。我的这种方法叫′鲸吞牛食ˊ法,不求甚解,但要求量。这些经典都是一个个历史故事,对学生特别有吸引力。”后来的谈话我进一步了解了她的具体年级的内容安排是这样的:
年级 |
学习内容 |
一 |
儿歌(要求会被) |
二 |
弟子规论语等 |
三 |
唐诗宋词 |
四 |
唐诗宋词经典故事 |
五 |
上下五千年 |
六 |
成语故事、成语接龙 |
初中 |
世界上下五千年 |
一夜无话,第二天早上戴校长带领我们一行五个人来到了北海实验中学,等我们找到韩老师所带的五(7)班,正好刚上课。去听课的大约有20多人,都是来自全国很多地方。这节课总共上三个课题。只见一位同学把用记号笔写好的纸质内容用磁铁片站在黑板上,另一位同学在黑板上板书。纸上写的内容是:
来势汹汹,不以为然。
樊城之围,游说东吴。
步步为营,装病返乡。
麻痹关羽,陆逊继任。
谄媚呈书,白衣渡江。
兵不血刃占江陵。
大意失荆州。
败走麦城,心腹大患。
板书内容是:
只见一位同学出来根据纸上内容复述吕蒙智破关羽的过程,另一位学生带领全班同学齐读有关吕蒙和关羽的成语。然后一个读文言文,一个翻译,完成以后,让让全班学生自己读几遍。然后教师抽读,并给予评价和鼓励。最后老师引出一个问题:关羽为什么失败?大家七嘴八舌,最后在老师的老师的帮助下得出:关于没有大局观,一味地争强好胜,骄傲轻敌,听信别人的奉承,听不进自己人的意见等。
听了韩老师的一节课后,加上我和她个人的短暂谈话,我感触良多。为人低调、亲切是韩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而听到她的课又是那么朴实自然、效率高。
一、教学过程返璞归真,回归自然
韩老师一上课就直接切入教学内容,比如我听得这节课就是直接开始,这一篇读熟了,做练习应用,接着读下一篇。她的课上最多的招数就是:“读”!示范读,跟读,开火车读,等等,注重落实学生基础知识的扎实。当有学生发音不准时会及时纠正,并反复读,使其正确认读,决不放过细小的错误。读熟后,再找相关的内容填空,考查学生理解能力,使学生潜移默化的会应用,但也不过多讲解,就是讲解时也通俗易懂,点到为止。
她的课堂内容很丰富,知识量大,节奏紧凑,是一节高效率的课堂。韩老师大胆的语文教学改革颠覆了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但是她扎实、坚持实践的做法却真正体现了让学生“多读书、会读书、读好书”和“不求甚解”的大语文学习之道。
二、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好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我们听课的五(7)班学生桌子上一本一本的课外阅读资料,经和学生交谈,学生能大量的背下来。学生的书写十分认真,远远超过同年级的学生甚至高年级的学生。他们的习惯也非常好,坐姿端正,回答时声音响亮,训练有速,回答问题积极性高,可以看出老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
一直知道阅读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但一直不得法,尤其对于那些家长不问,自己不够自觉的孩子来说,布置的读书作业完全如同虚设。看来读书必须移进课内,加强引导、督促,真正让学生产生兴趣,形成习惯。兴趣又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的学习效率就高,韩老师注重诱发与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经常性的给学生一点小小的物质奖励予以刺激,激发起学生的进取心,这点值得我应深入地反思,让学生怎样主动投入学习中。
三、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真正体现海量阅读
根据我上面列的表格和实际交谈,可发现教材有不同版本的,繁而不杂,多而不乱,有清晰的阶段目标。不同的文章会使学生有新奇感,切实抓住了学生学习特点,让大量的课外书成为课内读物不再是纸上谈兵。我们常说语文即是生活,如何让学生感受到丰富多彩的生活呢?那就是多读书,开阔学生的视野,学生写起作文来自然就得心应手。
四、学习韩老师对教育事业的热情执着的奋斗精神
在这里我引用一篇文章中说的:“从她(韩兴娥)身上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缺少的是对教育事业的热情执着。缺乏的是一种自己对教育的的认识自己的坚定的目标。我就是想让孩子喜欢语文,爱上我的课,我就想法让我的学生爱阅读,能言善辩,活泼大方。然后有颗坚持的心,不管今天学谁明天学谁,我就为了实现我的教育目标脚踏实地的制定短期长期目标去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习着,尝试着,完善着、最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我们汇贤中学为例,我们改革到现在,不缺乏改革理念了,我们的理论层面的东西都到位了,那为什么我们还不知道怎么去做呢?我有时也反观自己缺少理念指导还是缺少实践尝试,是不认可这样做,还是不想做、不会做的问题。其实我们的学习还不够,我们头脑里的认识思想还不够深刻,学到哪些所谓的理念还没有深入我心,短暂的震撼,瞬间的激动,以后的日子还回到原点。我们不要彷徨不要迷茫,我们要认真实践,去真正享受成功的体验带来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