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综合了刘君,欧阳有权,詹珊等人的观点,分点对网络写作和传统写作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网络写作 传统写作 差异 立体 互动 娱乐 媒介 价值
正文:
一、网络写作与传统写作文本差异
1、网络立体结构下的网络文章的立体写作
网络操作的可点击性,成就了网络媒体是立体的架构。网民浏览网络页面,是可以一层一层的点进去。也就是说网络媒体具有"长""宽""高""深"的立体结构。为了节省版面,读者打开一个网页的首页或一个频道首页或栏目的概览页面时,一般看到的只有密密麻麻的标题,甚至只有关键字。相反,浏览纸媒不仅能看到标题还有文章内容。所以,制作网络标题,是网络写作的第一要义,要把文章中,最具吸引力的点,做到标题里,这一点一般是"包含趣味性的有用信息"。如果你的文章标题不好,你的文章标题就不会出现在首页。所以,你文章内容再好,被看到的可能性却微乎其微。
2、网文要写成"能参与文本"
网媒区别于纸媒的最重要属性,在于网络具有读者和编辑、读者和读者之间的互动性,以及网民参与讨论的匿名性。所以,没有网民回帖的文章,不是完整的网络文章。网民的回帖都是从自己理解的一个方面说话,但是,整体的回帖,构成了网民对这个主题的理解、对文章作者思想的评价。网文,只有和不同角度网民回复的帖文一起,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网络文章。没有网民回帖的网文也不被大众关注
的,没有网民点击的网文,就是写作失败了。引导网民参与讨论,是网络写作的重要着力点。
总之,网民喜欢参与,网文要写成"能参与文本"。
3.文本形态不同
基础写作的文学作品是以书本、杂志、报纸等物质载体文本形式出现的,构成一种物质化的存在。而网络文学则以电子符号载体形式存在于电脑中,传输在互联网上。目前,网络文学的文本形态可以分成栖身网络的所有文学作品,网络超文本文学,多媒体文学和出现在网上具有一定文学性的文本这四类。
二、网络写作与传统写作特点差异
1、网络写作的草根性和娱乐性
网络媒体的读者,和传统媒体的读者最大的不同,是草根性。匿名性使网民远离现实社会中追求神圣的文化氛围,不再过多的受"超我"控制,而是更多的表现"自我",甚至是"本我"。敢于表现并乐于表现为 "草根"。这就决定了网络写作易"俗"不易"雅"。只有文章写的"俗",才能适合网民的草根胃口,网民也才乐得回帖,只有网民从不同角度回帖的文章,和帖子一起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网络文章。
中国的纸质媒体,除了个别对外发行的,国外读者一般都很少。而国外读者看中国的网络媒体,是没有任何成本的。在文章发出半小时,可能就被翻译成了好几国的文字。所以,网络媒体的写作,更需要国际视野,要用国际语言。语言应该是短平快的,"曲径通幽"的文章结构也不适用于网络。互动型,则要求开对话框,文章中尽量引用网民的话,以便形成互动的气氛,另外,所有的引用尽量做成指向原文的链接。以低年龄为主的网民,常常是娱乐的心态,所以通俗、诙谐、幽默,甚至调侃和恶搞的网络文风很是流行。
"短而精"是网络的文风之一;适应网民的通俗化、娱乐化的要求,写法更轻松活泼,更诙谐幽默,有的甚至融合了调侃的语气,出现了走向极端的恶搞现象。"俗而泼"是网络的文风之二;网络语言、网络。
2.创作模式不同
在创作手段方面,基础写作需要使用书笔书写,而网络写作只需要键盘上的输入或者用语音输入。在构思方式上,传统的文学构思完全是以个人化的艺术思维实现个性化的艺术创造。但网络文学可以由首创者设定某一个创作题材,然后由网民进行群体性艺术构思,集中大家的艺术智慧进行创作。
3. 媒介载体不同
网络和传统媒体的一个重要区别是,网络不仅仅是多媒体,而是全媒体。网络写作,绝对不仅仅是文字的写作,也不仅仅是插个图片就"图文并茂"了。网络媒体表现形式的极端丰富性,决定了写作方式的多样性。基础写作使用的媒介是语言及其文字符号,传播的载体是物质性的印刷传媒例如文学书籍和报刊等。网络文学的媒介是数字“比特”,其传播的载体是基于数码传输技术的互联网,互联网视频不久将是网络内容的主流。现在网民开通"播客"用视频写作,只是一个开始。3G手机的普及,将带来视频写作、音频流行的到来。时拍时传的环境将要形成,用手机连拍照片、录制视频来解读自己思想的时代,很快就会到来了它使得网上的文学写作从生产方式想信息方式转变。比特拥有强大的功能,可以处理文字,声音,或者文字与声音图像等的结合,已多媒介兼容生成的方式被处理为万维连接的超文本作品,这正是数字媒介和网络载体较之于基础写作的优势所在。
三.网络写作与传统写作功能价值不同
1、网络写作的大众化,世俗化
网络写作的历史特点是当代大众化、世俗化。强大的文化市场冲击,自然导致了网络恶搞现象的产生。从新型恶搞客体对象、类型遴选、主要手段及其恶搞的美学特征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探讨和研究。网络文学中夹杂着各种低级趣味的不和谐杂音,甚至不文明的漫骂与发泄。而且也由于语言的随意性,口语性导致了网络写作表达上的不规范,网络语对社会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2、网络写作的商业化与随意性
过于即兴随意的写作,高度商业化的模式,已经严重影响了网络写作的质量,并给网络写作的发展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负面效应。为达到商业的目的,上万字的网络作品已十分常见,甚至上百万字的也不稀奇,连载成为赚钱的最有效的途径。但是对于传统基础写作而言,一般来说,作品精细,质量水平高,从学术资源梳理、分类到逻辑化,作者都做了第一手的探讨研究工作,不会出现类似的现象。
3、网络写作价值的本质
价值理念的嬗变反映的是文学的深层变化。网络文学的兴起使得基础的文学价值理念发生了或隐或现的变化和调整,文学在价值取向上由艺术真实向虚拟现实变迁。基础写作的文学功能在于反映现实生活所达到的深度和广度,以此折射出来的宏大的人文意蕴。在网络写作经历了狭义到广义的写作嬗变之后,方式的变异不可能导致审美本质的变化,但可以为审美增加新的视域。因此,无论是怎样的文学,总是指归于思想和精神。文学从沉重的现实展翅,文学的翅膀每每在道貌岸然的主流话语的锋刃下铩羽而坠。当一代代文学写作者不堪体制的桎梏,付出巨大代价发现新天地的时候,耳边总是响起新时代霍霍的刀石砥砺之声。文学与生活的悖论从来没有终结,也不可能止息。被网络神话的文学,只不过是文学在虚拟水面的镜像。
总结: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提高,网络写作的发展趋势不可遏止,但是这种现象的产生不会使传统写作消失,两者相互融合的趋势不可阻挡。
参考文献:
刘君,《我欲因之梦写作网络五层可耕田---谈网络写作与传统写作的差异》
《新闻与写作》
2009第四期
孙旋
《插上翅膀飞翔——对传统写作和网络写作相融合的初步思考》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第十一期
詹珊《我写故我在-网络写作现象透析》福建人民出版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