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柔弱的人》赏析

(2009-04-01 20:39:32)
标签:

0809100128

08文学

王春松

杂谈

分类: 作业

《柔弱的人》是俄国作家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的作品。生活在沙皇时代的契诃夫是著名的小说家、戏剧家,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亲眼目睹了许多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困苦。其作品大多取材于下等阶层“小人物”的平凡生活。揭露了反动统治的残暴,抨击沙皇的专制制度,批判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不公和违反人性的行为。《柔弱的人》是其一篇著名的短篇小说。文章以较短的篇幅,表达了深刻的现实含义,至今仍有较强的教育意义。

这篇小说记叙了家庭教师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向雇主所要工钱的过程,延续了契诃夫一贯的简约之风。契诃夫曾说过“简练是才能的姐妹”。所以就表达方式而言,这篇小说以简洁而切要的文字,寥寥十几句的对话而已,便把两个主人公鲜明的个性完美地诠释了出来。而这篇文章又不同于契诃夫大多数作品中的笔锋犀利,幽默辛辣的风格,它的语言风格相对比较柔和,情节富于戏剧性。通过尤丽娅的遭遇与她的懦弱性格,把重点引入对社会的不满与谴责。而文章的最后一句“在这个世界上做个有权势的强者,原来如此轻而易举!”更是鲜明地揭示了作者对他所处的黑暗社会的嘲讽最后的结局让人诧异,也引人深思。

本文的文章结构简单而清晰,以几乎是一句一段的形式记叙了事情的发展经过。而其语言行文更独具特色,主体是两位主人公的对话,随着对话的深入,文章主题也渐渐深入。其中重点穿插了尤丽娅的神情变化。而这是一个贯穿全文很重要的线索。她的变化不仅仅是心理的反映,同时把故事情节一次次地推向了高潮。尤利娅从“骤然涨红了脸,牵动着衣襟,但一语不发” 到“左眼发红,并且满眶湿润。下巴在颤抖。她神经质地咳嗽起来,擤了擤鼻涕,但——一语不发”,再到 “嗫嚅着”,再到“两眼充满泪水,长而修美的小鼻子渗着汗珠”,再到“ 苦笑了一下”“她羞怯地点了一下数就走出去了……”这些细节无不体现着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复杂态度。一开始尤利娅显然是大着胆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却又生怕得不到肯定,于是不知主的显露出紧张涨红脸的神情。随着雇主把一点点克扣工资的站不住脚的理由说出后,她的内心其实已经翻江倒海般不能镇定,甚至到了控制不住自己眼泪的地步。从一开始的对雇主行为不满到慢慢屈服,尤利娅仅存的自尊一点点被吞食。最后她做出了让步,也并再未与之抗争。这样一个生性柔弱又向来逆来顺受的人,使读者产生了怒其不争的愤懑情感。是的,她完全可以做到和雇主据理力争,讨要回属于自己的东西,却在这里软弱得什么也不能做到。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作者的意图,刻画得十分深入了。

在那个黑暗不合理的社会中,尤利娅和雇主是代表两种截然相反的力量。一个扮演着出于不利位置逆来顺受无力抗争的角色,一个则是肆意践踏和凌辱他人在社会扮演较强的角色的人物。适者生存,这个社会的残酷。在当今世界也是如此。文末数次提到“残酷”这个词语,也强有力地道出了作者要刻画的那个社会的黑暗吃人本性。强者蚕食弱者,尤其是没有能力反抗的弱者,这是生物界的必然性。即使是文明社会也是如此,这未免使读者感到有些震惊,但确确实实是这样的。两种不同人的碰撞,结果却十分出人意料,使读者更加惊叹弱者是如此不堪。

至于小说的结尾,我认为是十分出彩的。“可是何至于这样怏怏不快呢?为什么不抗议?为什么沉默不语?难道生在这个世界口笨嘴拙行吗?难道可以这样软弱吗?”作者借雇主之口向尤丽娅,向整个社会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可以大胆的猜测,契诃夫在构思这篇小说时,这五句疑问肯定是脱口而出。更可贵的是文末的最后一句,作者的深深的反讽——“在这个世界上做个有权势的强者,原来如此轻而易举!”。一个柔弱的人带给我们的震撼在这一刻达到了顶点。正因为有像尤利娅一样逆来顺受的人存在,才会造就了这样的一个畸形的社会。这也不能完全归咎于她的懦弱,因为黑暗的社会带给人恐惧,使人看不到光明。那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在这样的社会中,如果我们处于弱势,我们要选择奋起反抗还是坐以待毙呢?当我们位于强势,我们是会同情弱小还是趁势欺压呢?真到那时我们会否为我们的错误找上个身不由己的借口呢?

与其说《柔弱的人》是一篇小说,不如说它是一出悲剧,我们在赞叹契诃夫伟大创作才能的同时,祈祷这个社会不要出现柔弱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