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摄影是光与影的艺术。上次拍摄光线写了一点点,觉得光线实在是个复杂的问题,这次提前和钥妈讨论一下使用M档拍摄的一些方法。
先明确一下,一般机身上会有2个M档,在机身前面靠近镜头处的档位,是负责自动对焦和手动对焦的,我们今天讨论的M档,指的是播盘上与A档相邻的M档(曝光方式)。M档顾名思义就是手动档,它和A档或av档的区别是:光圈优先模式下,设定好光圈值后,相机自己判断快门时间,而M档则需要手动设定光圈和快门值了。(M档下相机也会在取景框里带有曝光程度提示)。
如果不抢时间,M档拍摄可以适当减少后期调整的压力。相同环境下(主要是光线环境)先用A档拍摄一张,得到正确的曝光值(这个可以通过查看照片的曲线图来判定),然后换到M档,设定相同的光圈和快门值,鱼同学通常在室内环境中减少1-2档,比如2.8的光圈下,A档得到的正确快门值是640,手动调整至500或者400,再多就觉得过曝了,这样的好处是可以使宝宝皮肤显得更细腻,更柔和,肤色更加白皙,一白遮千丑嘛。但需要注意的就是这时照片上的白色物体,比如衣服、帽子等会略有过曝,头图中大家可以看到宝宝的袖子有过曝发生。
在此之前,雨点家一直都不用M档拍摄,主要觉得如果判断不准,过曝了的照片不容易后期调整回来。用A档拍摄,后期可以用增加曝光补偿(EV)来调整照片亮度,不过以鱼同学的经验,EV调出来的效果,仅宝宝皮肤一项,不如M档柔和细腻(就整体照片而言,水同学更喜欢后期调整的风格,照片会呈现深色调,饱和度和对比度比较强,这个就属于个人喜好范畴了,所以水同学通常不太用M档)。相机设置里也有曝光补偿一项,但总怕控制不准,基本不用。
总而言之,M档的使用,特别是对后期不怎么感冒的妈妈们来说,熟练使用后,还是会方便很多的。
下面是在相同条件下(光圈,ISO,拍摄环境),A档和M档的照片(仅为图例说明,别用拍摄眼光考究哈,这样照片在水同学哪儿,是要被审查不合格滴)。这三张照片未经过任何后期修改,仅用光影缩小了照片尺寸,第一张是A档拍摄,后面2张M档。



ISO
400,F2.8,1/500
ISO
400,F2.8,1/400
ISO 400,F2.8,1/320
(有EXIF软件的同学,可以查看照片信息)
可以看出,后两张的亮度明显比第一张好(废话,快门时间延长,亮度当然会提升了),第三张雨点同学的肤色,跟第一张不可同日而语(知道为什么明星的招贴画为什么好看了吧,更何况他们的照片还要后期加工,以后千万别上化妆品的当了),但是白色背景,第三张已经过曝了。
M档拍摄,可以简化后期制作,但考验摄影者对曝光的判断(如果提前用A档拍,判断也不是什么难事儿),同时要求拍摄背景和被拍摄者的衣服,不能有大片的白色(太容易过曝了);M档并不能增加照片的锐度(钥钥妈,我觉得《机灵懂事儿的第15个月》那篇博文,不锐的照片,其实跟A档或者M档没有关系,不锐应该是对焦点和手持抖动的原因了),有兴趣的美妈,可以尝试一下。
广告插播:下一篇将讨论照片的后期修改,可能对使用小N的美妈有些帮助,欢迎大家一同讨论(别心急哈,鱼同学写博的速度,不如雨点家照片速度快,最近已经算高产了)!
PS:关于M档,鱼同学的水平,只能写到此了,要是看不明白....
,或者有更高深的问题....
,那就请我家说明书来回答吧。





换个角度,眼里的窗户牌钻石,就没有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