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间接式、梦幻式、忆想式、暗示式

(2015-12-15 15:49:40)

【心理描写】心理描写的六方法(三)间接 

    1、什么间接式”?

   间接,就是用景物或侧面人物,来衬托人物的内心活动。

    2、间接式描写人物内心活动例。

例文:鲁迅的《故乡》中,开篇写道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赏析}  
 这是用间接式的心理描写,用景物衬托了人物的悲凉心绪。 
()梦幻 四、心理描写的六种方法(四)、梦幻式 
    1、什么是梦幻
   梦幻,即梦境幻觉
   梦境幻觉是和人物的内心活动紧密相关的,是人物在下意识的精神状态中,对生活、经历的认识,也是人物的感情、道德品质、愿望、顾虑等一种“折光反映”的表现。这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描写
    2、梦幻式心理描写的作用
    通过梦境幻觉描写 ,来表示人物当时的思想境界和精神状态,可显示人物思想变化的曲折过程。
   
3、梦幻式心理描写的实例
    因为对人物梦境幻觉的描写,与人物的思想感情密切相联,它能成为读者认识人的内心世界的特殊渠道
   例1魏巍在《我的老师》一文中,曾写自已在睡梦中去“找蔡老师”,醒来时,“已经走出六七尺远。”  足见他对蔡老师的思念之情是何等的真挚、强烈。)
    例2楊朔《荔枝蜜》的结尾,更加神奇:“这天夜里,我梦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已变成一只小蜜蜂……”(巧妙地表这了作者对蜜蜂的赞颂之情。)

    例3、在《红楼梦中,对林黛玉的一场恶梦的描写,就是实际生活中的一种“折光反映”。
【心理描写】心理描写的六方法(五)忆想四、心理描写的六种方法(五)、忆想式

    1、何谓“忆想式”?
    忆想思忆联想就是作者(或人物)思绪产生的广泛的联想,将事实与梦幻,现实与回忆相交织,使感情的思潮在交错往返中起伏。
    2、思忆联想例文
 例1、
    [俄]屠格涅夫的《爱之路·当我不在世的时候》中,作者运用思忆联想的的手法,把现实与与梦幻相互交织,来回流动,表露了“我”的深情而温存的爱。
  例2、
   屠格涅夫在《爱之路·岩石》中, 运用思忆联想的的手法,由此及彼,从岩石的灿烂色彩,联想到青春少女的灵魂,把“我的衰老的心”又点燃以前有过的火花。


心理描写的六方法(六)动作暗示式  四、心理描写的方法(六)、动作暗示式
  动作暗示式,就是作者用一种“不由自主的动作”,揭示人物内心的隐藏活动

   例1范进善疯了
   吴敬校梓在《儒林外史》中,描写范进看中举的报帖,他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已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评}作者,抓住了人物下意识动作,惟妙惟肖地揭示了人物多年来追求科举,醉心功名,已达到疯狂变态的程度。

  例2、水生嫂的心情 
    孙犁在《荷花淀》描写水生嫂:当她突然听到水生说已参军了,“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评}这种不自让的动作,十分帖切地表现了水生嫂那种恋恋之情与不愿丈夫觉察而使他为难的心境,生动地揭示了人物内心感情的隐蔽活动。


四、心理描写的方法(六)、动作暗示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