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白杨礼赞》学 借物抒情方法

(2014-07-29 11:54:21)
标签:

情感

读《白杨礼赞》·学借物抒情方法          

[读读]下面例文学学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

 例文茅盾的《白杨礼赞》中,写到:

    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

(那也是直干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罢,但是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赏析

   茅盾《白杨礼赞》中,首先,鲜明、生动、形象地刻画了白杨树高大、挺拔、昂然直上、生命力旺盛等特点;而后,热情洋溢地写出了上面的这两段文字

    这里有相似:“极普遍, “不平凡”,“极强的生命力”,“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白杨树有;坚持抗战的北方农民也有。这就是作者赞美的精神。

    白杨树的“”,其内涵的“”,作者情感与景物的某种特性相似和相通,这都在文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读文章]《白杨礼赞》·{学方法}借物抒情[读文章]《白杨礼赞》·{学方法}借物抒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