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题·论点·论据】34、论尝试

(2014-06-30 03:46:39)
标签:

佛学

题··据】34、尝试

[五个角度]精彩论点

尝试五个角度:

                     概念·意义·要求·方法·反面

[概念]

      1尝试发现真理的一种方法       

       2尝试检验成败一种方法

       3尝试发明创造前提

[意义]

       4尝试能激发人的创造力

       5、如果我们不开始行动,就无法知道结果

[要求]

      6 尝试是需要勇气的。

      7、 我们应当鼓励尝试

      8 我们要培养勇于尝试精神

[方法]

      9尝试需要一定的知识和能力作为基础

      10、除非你停止尝试,否则就永远不会是失败者

[反面]

      11、有些事情是不能尝试的。

      12、不敢尝试的人,永远不会成就一番大事业

      13、失败固然痛苦,但更糟糕的是从来未去尝试

 依据

○  1古人进步的最大理由,是在能实行。能实行便能知,到了能知,便能进步。(孙中山)

    2第一次吃螃蟹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螃蟹有人吃,蜘蛛一定也有人吃过,不过不好吃,所以后人不吃。像这种人我们当极端感谢的。 (鲁迅)

     3不下水就无从学习游泳。 (茅盾)

 

◎  4大胆尝试,等于一半胜利。 (美国谚语)

    5勇于尝试,那么在某件事上栽跟头可能是意料之中的事;但是,从来没有听说过,任何坐着不动的人会被绊倒。  (查尔斯·F·凯殊林)

 

□  6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爱因斯坦)

    7本来无望的事,大胆尝试,往往能成功。  (莎士比亚)

    8哪怕只有百分之一希望,也值得去试试。 (洛克菲勒)

 

※  9失败了,你可能会失望;但如果不去尝试,那么注定要失败  (贝费力·西式尔斯)

 

 事实论据事例:

1爱迪生寻找灯丝 论尝试B事例1爱迪生寻找灯丝

    在研制过程中,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仔细分析了当时的煤气灯和弧光灯,他的主攻方向是寻找一种耐热材料。由电流把它烧到白热化程度而发出炽热的光却又不至于断裂或熔化。他偶然发现棉线在空气中一下子烧成灰烬,而碳棉线放入处理过的玻璃球内则发出了炽光。很遗憾,光亮只维持了几分钟就消失了。他错误地放弃了这项试验,转而试用铯、镍、铂(白金)、铂铱合金等1,600种不同的耐热材料,收获都甚微。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重新回到了碳的研究上。那年10月,他试验了一段长20厘米、直径为0.15厘米的碳棒,其耐热力达到5.5小时,他又不断改进着碳化方法和抽气处理。
    1879年10月21日那天,他把1根直径为0.025厘米碳化了的棉线用作灯丝,发出的光度明亮、稳定,它以4烛光的照明度,1小时、2小时……足足亮了45个小时,经过1年多的努力,数千次的试验。人们盼望已久的电灯终于诞生了。
    同年11月,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改用碳化了的卡纸大大改进电灯寿命后,生产商就迫不及待地把它投入生产。1880年除夕,3,000人走上纽约街头观赏这一新发明。成功并未使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停步。第二年,他制造出能连续亮上1,200个小时的毛竹丝灯。直到1904年,奥地利人发明了比毛竹丝灯强3倍的钨丝灯,前者才被取代。钨丝灯从1907年起一直沿用至今。

事例2、[]为了万次试验  论尝试B <wbr><wbr>事例3 <wbr><wbr>为了镭万次试验

    物理学家亨利·柏克勒尔发现:铀的盐类会发出一种看不见的射线。当时,这种神秘射线的来源对科学家们来说,还是一个算不出答案的难题。居里夫妇正是从解决这个难题入手,开始了他们共同的生活和战斗。他们经过反复的研究和试验,终于从沥青状铀矿里先后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和“”。亨利·柏克勒尔的难题攻下以后,居里夫妇并没有停止他们的脚步,而是继续向光辉的顶点前进!当时,几平所有的化学家、物理学家对于的发现都持观望态度。因此,居里夫妇又给自己提出了一个新的攻坚任务:下决心,从沥青状铀矿中取出“相当”分量的,拿出“真凭实据”来,证明这种“神密”射线的存在。

    没有钱买沥青状铀矿作试验,他们就用沥青状铀矿的残渣供试验用;没有实验室,他们就借用所在学校的一间简陋的木板房搞实验。两位科学家向大自然的开战就这样开始了。要把大量的矿渣加热,要在盛矿渣的大桶里每搅拌好几个小时,是一项艰巨的体力劳动。小屋里散发出来的刺激性很强的蒸汽使人窒息。居里夫妇正是在这种恶劣的条件下,进行着提取“”的不懈的搏斗,为了使实验不间断,他们往往就在这里,边做实验,边做顿简单的饭来充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四年时间过去了,尽管居里夫妇历尽了千辛苦,可是把分析出来的试验还是没有成功。

    不卫生的工作环境又使皮埃尔·居里患上了四肢疼痛的病症。玛丽身上的担子就更重了。她需要把大量的矿渣加热、搅拌,把大桶里的流汁倒出来,如蒸馏、结晶等等。化学处理的繁重劳动,累得玛丽瘫痪了一样。每到晚上,她照料完孩子,又要开始他们的论文写作,有时整年的时间在实验室里度过。这对年轻的夫妇没到过一戏院、没有去听过一音乐会,甚至没有访问过一朋友。可是,仅用一年的时间,居里夫妇竟写出过三篇震撼世界的科学论文。正象玛丽·居里后来回顾这段艰苦历程时所说:“…在这间简陋的木板房子里度过的几年,是我们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最幸福的、完全献身于工作的时期。”

    一九0二年深冬的一个雪夜,居里夫妇肩并着肩、手挽着手,迎着家灯火,踏着厚厚的积雪,习惯地向他们的实验室走去。当皮埃尔·居里划火柴开门的时候,被玛丽·居里拦住说:“不要点亮。”他们摸黑走进小屋,顿时惊呆了。这间简陋的木板房简直成了一个魔宫:从瓶子里、罐子里、桶里放出一片晶莹的蓝光,特别是那支盛试验产物的玻璃管里,放射出来的光更加强烈。看不见的射线,看见了!神秘的射线揭穿了!他们日思夜想的诞生了!可是,谁曾想到这世界上第一克竟是居里夫妇从八吨沥青状铀矿的残渣碎屑中,经过整整四年的辛勤劳动才提炼出来的。它象镶嵌在科学之巅的一颗明亮的珍珠,被不畏劳苦的居里夫妇亲手摘下来了!这一克的诞生包含着居里夫妇多少失败的教训,多少胜利的喜悦呵!至于究竟盛着他们多少劳动的汗水和脑汁,那却是无法计算了,但是从居里夫人还在学生时代给她哥哥的信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伟大事业的成功所在:

   “人必须有耐心,特别是要有信心”,“我应该相信,自己对于某种事业有特殊的才干,并且应该不惜任何代价来完成这个事业。”

    居里夫妇发现的伟大功绩和获得诺贝尔奖金的荣誉,象一声春雷轰动了整个世界。外国科学界的诚挚邀请电,各地发来的热情贺信,象雪片一样飞来;怀着崇高敬意的来访者络绎不绝;毫不相识的人,请求他们亲笔签名留念;摄影师赶来拍照;新闻记者前来采访……当玛丽·居里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穷学生时,饥饿、寒冷、清贫和冷眼包围着她、侵扰着她,她对这一切曾做出响铮铮地回答:决不屈服!刻苦学习!今天,当百法郎、灿灿的金质奖章向她微笑的时候;当成功、荣誉、祝贺象潮水般涌来的时候,居里夫妇用坚定的行动,表现了他们具有高贵的品质;毫不夸耀,谦虚忘我!

   ,有一位报社记者前来采访这位科学家,想把她的事迹报道出去。她坚定地回答:“在科学上重要的是研究出来的‘东西’,不是研究者的‘个人’。”

     对于研究出来的东西——,有几位朋友劝他们申请生产的专利权。玛丽·居里代表她的丈夫作出了这样的决定:“不应该这样做。这是违背科学精神的。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应该公开发表,不受任何限制。——如果我们的发现可以获利,这只是一件偶然的事情,在这上面我们不应该有什么优先权。何况是对于病人有好处的……依我看,我们不应当借此来谋利。”他们把这个伟大的发现交给工业界和医学界广泛利用,并不谋求个人的任何私利。

     巨额的诺贝尔奖金,对于一向清贫的居里夫人来说,并不希罕它,而是把大量的奖金赠送给波兰的大学生、贫困的女友、实验室的助手、没有钱的女学生、教过她的老师、资助过她的亲属。

   瑞士的日内瓦大学公开提议,给他们提供优厚的待遇,聘请他们到大学讲学。做为普通中学教师的居里夫妇认为,这样做尽管对自己有利,但会影响甚至会中断他们的研究工作,因而谢绝了,仍旧在他们那间破旧的木板房里作实验。

   皮   埃尔·居里逝世以后,居里夫人把他们共同研究的成果,价值一百法郎的,无偿地赠送给了一个研究治癌的实验室。她说:“只要能治好病,甚至只要能够使病人减轻一些痛苦,那么我们的工作就不算是徒劳的了。”许多朋友责怪她,没有把这笔财产留给自己的孩子。居里夫人却有自己的见解,她说:“贫困固然不大好受”,“但是富裕却也没有必要,甚至是很讨厌的。”她要求自己的孩子,用勤劳的双手去开拓自己的生活道路。而她给孩子们留下的却是那独立不羁的精神和鄙视功利的高尚品德。

   有名的学者爱因斯坦曾经这样评价居里夫人:“在我所认识的所有著名人物里面,居里夫人是唯一不为盛名所颠倒的人。”

 事例3苍蝇蜜蜂   论尝试B事例2苍蝇与蜜蜂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威克教授曾做过一个实验:把几只蜜蜂放进一个平放的瓶子中,瓶底向着有光的一方,瓶口敞开。但见蜜蜂们向着有光亮处不断飞动,不断撞在瓶壁上。最后当他们明白,自己永远都飞不出这个瓶底时,于是不愿再浪费力气,它们停在光亮的一面,奄奄一息。
  威克教授于是倒出蜜蜂,把瓶子按原样放好,再放入几只苍蝇。不到几分钟,所有的苍蝇都飞出去了。原因很简单,苍蝇们并不朝着一个固定的方向飞行,它们会多方尝试,向上、向下、向光、背光,一方通立刻改变方向,虽然免不了多次碰壁,但它们最终会飞向瓶颈,并顺着瓶口飞出。它们用自己的不懈努力改变了像蜜蜂那样的命运。
  威克教授于是总结出一个观点:横冲直撞总比坐以待毙要高明得多。
  【温馨提示】成功并没有什么秘诀,就是在行动中尝试、改变、再变、再尝试……直到成功。有的人成功了,只因为他比我们犯的错误、遭受的失败更多。

事例4退求职者 论尝试B事例4以进为退的求职者       

    有一位留美计算机博士,毕业后在美国找工作,结果许多家公司都不录用他。思来想去,他决定收起所有学位证明,一种“最低身份”再去求职。不久,他就被一家公司录用程序输入员。老板发现他能看出程序中错误,非一般输入员可比。这时他才亮出学士证,老板给他换了与大学毕业生对口职位。过了一段时间,老板发现他时常提出许多独到有价值建议,远比一般大学生高明。这时,他又亮出硕士证,老板又一次提升了他。又过了一段时间,老板觉得他还是与别人不一样,就对他提出“质询”。他这才拿出博士学位证。于是,老板对他水平有了全面认识,毫不犹豫地重用了他。

 事例5思索尝试结合起来论尝试B事例5将思索与尝试结合起来   

    横向思维是指接收和利用其他事物的功能,特征和性质的启发而产生新思想的思维方式。简单地说,纵向思维是利用逻辑推理直上直下地思考,而横向思维是当纵向思维思考受阻时大脑急转弯,在横向思索中去发现富有创新性的目标或答。

    最早提出横向思维概念的是英国学者爱德华·德博诺,他在其专著《新型的思维》中首先用一个虚构的智力故事来阐述横向思维纵向思维的区别,以及横向思维在产生新设想方面的作用。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爱德华·德博诺是横向思维的积极倡导者。他认为,生活中有时碰到的问题,当用常规办法无法解决时,人们应该尝试换个角度,使用迂回或反向的思考方式来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