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题·论点·论据】8、论学习

(2014-06-28 07:24:12)

【看图说事】133[八]论学习(一)外重孙学开车!
   重孙(1岁半),乳名“小石头”,正在开车!!

——————————————————
题··据】8学习

论题释义

    指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

    努力学习是时代的召唤,是四化的需要。

    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武装自已,才能建设好祖国。

论证角度

   1学习是一种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2、天才在于勤奋,聪明在于学习

    3、懒惰是学习之在敌。

    4、踏实是有所成的根本。

    5、学习必有志向,有恒心。

 [理论论据]名言 [八]论学习(四) <wbr><wbr>[理论论据]名言

   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荀子: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

   黄宗羲:学则智,不学则愚;学则治,不学则乱 。自古圣贤,盛德大业,未有不由学而成者也。

   

    爱因斯坦:决不要把学习看成是任务,而是一个令人羡慕的机会。为了你们自已的欢乐和今后你们工作所属社会和利益,去学习…… 

    戴维斯:学习能使你达到所希望的境界。

    法布尔:学习这件事不在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已有没有觉悟和恒心。

    歌德:聪明人会把凡是分散精力的要求置之度外,只专心致志地去学一门,学一门就要把它学好。

 [事实论据]事例:

  竺可桢学习[八]论学习(四)[事实论据]事例:竺可桢学习至终

    我国著名气象地理学家竺可桢,从青年时期在哈佛大学读书时起 , 就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根据专业需要 ,每天日记的开头都详尽地记载着他观察到的阴晴、温度、气压、风向和物候等的基本情况。他持之以恒,几十年如一日。

    1974年2月6日,竺可桢逝世的前一天,还坚持着用颤抖的手握着不听使唤的笔,歪歪斜斜地记录了当天的气象情况。

    现在还保留着竺可桢自1931年1月1日至1974年2月6日,共38万篇的日记,约800多万字。

竺可桢简介

竺可桢(1890.3.7—1974.2.7),又名绍荣,字藕舫,汉族,浙江上虞人。中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他先后创建了中国大学中的第一个地学系和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担任13年浙江大学校长,被尊为中国高校四大校长之一。1974年2月7日竺可桢因肺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竺可桢日记感受大科学家的精神世界(图)
2010年02月26日 13:06 来源:科学时报 http://i2.chinanews.com/zwimg/01.jpg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科学时报:从竺可桢日记感受大科学家的精神世界

  编者按:竺可桢之子、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竺安从2000年起,从事编辑出版《竺可桢全集》的工作。竺可桢的著作大概是500万字,日记大概是800万到900万字。《竺可桢日记》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曾编辑出版过一次,但那时有很多禁忌,又因为篇幅太大,只选用了三分之一。现在这八九百万字的日记,是宝贵的史料。竺安在编辑工作中,看了很多竺可桢日记,有了很多感想。在一次文化讲座中,竺安讲了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的许多感人故事,现整理刊登,以飨读者。

  认真精神

  竺可桢在日记中,好多东西他都要记。作为气象学家,天气、物候如桃树开花了、柳树长出叶子了、燕子从北方飞来了,他都有记录。这对于一个气象学家来说并不奇怪,但是还有很多记录,如参加一些比较大型的重要的会议,三十几个人的名字全部记下来。大家奇怪,他的记忆怎么这么好?后来才知道,他有个随身笔记本,在会上哪些报告,谁发言了,谁的发言从10:00到10:45;下一个谁发言,从10:45到11:25,他都有记录。再比如,作为一个气象学家、地理学家,他喜欢旅游,到过什么地方,拍照片时的距离、光圈、速度都有记录。如果乘飞机出差或旅行,飞机几点起飞、飞行速度、飞行高度、看到什么样的云,云下面看到什么地方,他都有记录。可以这样说,只有具有充沛的精力和坚强的毅力才能做到这一点。举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