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分论点:(2)、如何设置分论点?
设置分论点常见的几种的分解方法:
1)、概念分析法。
概念,是指中心论点中的关键词语。对这些关键词语加以分析,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有助于对中心论点进行分解。
例如:《说“面子”》
文章论证的中心是“维护国家人民尊严的‘面子’不可丢;太看重个人‘面子’的思想不可留”。
要论述这个中心,必须分两层来说:
一是,强调要维护国家人民尊严;
二是,强调不要太注重个人的虚荣。
——这就是从中心论点中分解出来的两个分论点。
2)、因果分析法。
“因”——指分论点。
“果”——指中心论点。
写议论文,在确立了中心论点(果)后,再来分析达成这个结果的原因。
例如:要论证“青年时代是黄金时代”。(中心论点)
可以先提问一下:“为什说青年时代是黄金时代呢?”
就可以列出以下几个分论点:
1、青年时代是体力充沛,精力旺盛的时代;
2、青年时代是积累知识,增长才干的时代;
3、青年时代是建功立业的时代。
这三个分论点,从三个不同角度,就证明了中心论点(为什说青年时代是黄金时代)。
3)、辩证分析法。 
辩证分析法,包括两个方面:
A、对中心论点进行正反对照的分析。
B、对中心论点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
[正反对照分析]
例如:要证明“实践出真知”(中心论点),我们就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立论:
一是,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认识事物的,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二是,不参与实践,不从实际出发,闭门造车,就不能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这样正反对照,就可以进一步明确“实践出真知”的观点。
[一分为二的分析]
例如:要证明“成才的关键不在于逆境”(中心论点)。
便应该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
一是,逆境可以造就人才,古今中外有许多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二是,并非所有的逆境都可以造就人才。
这两个分论点都统一在“逆境能否出人才”的总论点之下。
4)、条件分析法。
中心论点——指结果。
分论点——指满足结果的“条件”。
例如:要论证《争做跨世纪的接班人》(这个题目,即中心论点)、(结果)
对于这个题目,就可以采用条件分析的方法。
先设想一下,“要做跨世纪的接班人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这样就可以得出,下列三个分论点:
1、要有报效祖国的决心;
2、要有过硬的本领;
3、要有良好的素质。
5)、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这是将中心论点展开为分论点而常用的简易的一种分析方法。
例如:《常立志与立长志》
这篇文章的中心,是提倡树立远大志向,而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在论述时,可以把“常立志”和“立长志”这两种做法进行比较,分析它们各自的特征和不同的结果。通过比较来阐明只有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才能有所建树。
6)、简捷分析法
简捷分析法 ,是一种常规的简捷的分析方法——那就是面对论题,提出几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就此,列出分论点,然后,再加以筛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