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斛珠夫人》观后感
《斛珠夫人》讲述了浩瀚的九州大地上,大徵朝珠赋沉重,逼得渔民绞杀亲子,以谋鲛女落泪而得鲛珠,沿海渔村的少女海市因此遭遇,父母亡故,全村被屠戮。生死关头,她求助于途经此地的大徵第一权臣方诸,历经考验,最终被方诸带回天启。海市从此女扮男装,成为方诸的徒弟。此时,大徵内忧外患不断,喜怒不定的年轻皇帝褚仲旭,因为经受皇朝内乱,而对生失去了一切兴趣,表面上以昏君自居,却在方诸苦苦支撑国家和平时,暗中默默观望这一切。海市奉命成为帝旭的护卫,但却因此引起了帝旭对她的兴趣,两人经历诸多生死关头,从互有误会到逐渐理解对方,帝旭察觉海市的女子身份,暗生情愫,但海市对方诸的依赖,其中藏着可望却难以言说的感情,三人之间情感纠葛不断。
郡主从幽微处描摹人心,用细腻冷峻、秾丽又萧索的笔触讲一个哀艳的故事,文风上有张爱玲的味道,在细微处纤毫毕现;笔锋清丽又自然,感觉感情如同潺潺流水一般从笔尖流出跃然纸上,继而深深刻在读者们的心里。而她的故事,绝无废话和呻吟,让人读起来感觉格外清爽,虽然与《九州缥缈录》相比情节格局略轻了:集中在几个人的爱恨情仇,天下只是背景,但文笔已远超很多人!
抛开国家纷争,种族叛乱,《斛珠夫人》骨子里讲述的其实还是爱恨情仇。方诸与叶海市,这不仅是一对“父女恋”,还与帝旭“暧昧不明”,这真是太纠结了!
帝旭和方诸,这两个人真真是别扭的可以,一个“昏君”,一个忠臣。在我看来,帝旭昏得莫名其妙,在他登基称帝之前,还是一个寡言少语、明敏果决的少年旭王,平定祸乱,重振国祚,是一个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的明主。可是就在登基之后,却变得令人胆寒,数十年乱暴之行,以庶民为草蟀,而他自己就是那个手拈斗草玩弄着这一切的人。于是乎他就开始降祸于万民,试与天公一较高下,只是为了证明,在乖戾的命运面前,他不只是一颗微渺的棋子,而是执棋的那只手?可纵使他心里有再多的不甘,如此做法,受苦受难的也总是民和社稷,而他这个君,又得到了什么能够聊以慰藉呢?
至于方诸,则可以称为愚忠了。海市曾这样想:好像在他眼里,除了帝旭,旁的人根本不算是人。为了帝旭,他可以杀别人,无论是奸臣还是忠良;他还可以杀了自己,从此天下再无年少英武的淸海公方鉴明,只有掌管黑衣羽林、专为皇上行秘密之事的凤庭总管——方诸。多么厌烦的事,还无论好坏,只要是为了帝旭,都能忍耐着做得滴水不漏,就连帝旭自己,也觉得方诸为他做的远多于职责道义。这一切,难道只是因为当年二人双双被锁进冰藏时,仲旭不顾性命地护着他,替他保住了心口的最后一丝热气?那我不得不说,方诸真的是一个
“知恩图报一根筋到了极点”的人,就因为那次恩情,导致日后任何事物,只要和帝旭拿到一块儿,不用比都是帝旭更重要,自己的命是如此,别人的命更不用说。
《斛珠夫人》作为一个悲剧,果不其然,到最后,帝旭、方鉴明、季昶等人都死了,只剩下海市。在我看来,此时这个遗腹子褚惟允安排得真是恰到好处,这让原本打算放弃所有坚执与挣扎,永远沉眠于深海之下的海市不得不按照方鉴明希望的那样活下来,但是,却终其一生都不会将他忘记。爱后余生,飒然美景终成哀蓬,在这一点上,她和濯璎是何等的同病相怜!柘榴死,濯璎没有哭,这一辈子只怕是都哭不出来了。十年后,兴建王都,命名为红花柘榴城,王徽正是那千叶红花柘榴。方鉴明死,海市活着,诞下帝允,作为太后雍容而威严,独有那枚镶水绿琉璃的金扳指不离也不弃露了心机。
说到这里,还有一个人季昶。他的童年无疑是不幸的,母妃不受宠导致父皇不重视,小小年纪就得远赴外邦去做人质,护送自己的居然还是少年将军和几千同为少年的新兵。在注辇需得日日如履薄冰,与人虚与委蛇,倒造就了他的恶谋,成就了一个“坏人”。说到底,季昶也只是一个可怜之人啊!而且我猜测,他心里是不是喜欢缇兰的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