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会的题为什么总是马虎?

(2016-01-12 10:19:53)
标签:

杂谈

孩子会的题为什么总是马虎?
学生马虎问题背后的思维本质
这是一位教师妈妈写的文章
我和所有的妈妈一样,孩子学习出现问题的时候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焦虑。
最近一段时间儿子的数学口算总出现一些不该出现的小错误,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马虎”,作为专业研究学习的我自然对这个现象很恼火。带着这份情绪面对儿子就出现了一系列的批评。儿子在我的批评下不断地为自己的问题进行辩解。儿子辩解的越多,我的情绪越高,我们两个推波助澜,最后都很生气。但是并没有看到儿子由内而外的认可我的批评。
晚上,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我开始反思自己的问题,因为只要孩子不接受我的批评说明我们的教育是无效的。我开始问自己为什么孩子不接受呢?我听了孩子的原因吗?我对孩子出现问题的情境和过程做了充分的了解吗?想到这些时我打败了我自己。也可以说儿子打败了我、因为我们在争论的过程中儿子一直说一句话“你根本不知道什么情况,你在冤枉我”,儿子的这些话一直在我耳边响起。
在情绪平稳时深入思考,思考面对儿子和面对其他学生的不同情境。想一想问题的关键有三点:一、面对其他学生整个辅导过程情绪是平和的,就算是出现情绪波动也能尽快的用五维调控来调整自己,但是面对儿子时经常情绪失控。二、面对学生时会尽可能的收集更多的信息,做到问题的整体表征后再进一步判断,而面对儿子时,很可能出现不负责任的主观臆断。充分地相信学生反馈的所有信息,而对儿子说的话却总是否定,甚至不给说话的机会。因此每次都能给学生做好有效的辅导,但面对儿子时却经常失败。
反思后的我做了调整,再一次与儿子沟通,并且带着真诚与充分地尊重深入的了解孩子的问题。把握了以上三点,使儿子心悦诚服。我也成功的悟出了教师妈妈在对自己子女教育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感谢儿子伴我成长,感谢儿子带给我对教育及自身局限的反思。
马虎问题背后的本质原因——看到相同却看不到差异
马虎有很多种原因,其中一类是在题海战术的教育背景下比较典型的现象。学生面对超大题量,在急于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马虎现象。即当学生第一眼看到问题的信息与以往做过的题的信息相似时,大脑很兴奋,就误认为是同一题型,在时间紧迫的情境下,迅速的提取原来的解题程序与之匹配,最后造成马虎的发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