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但绝不能代替孩子成长

(2016-01-06 09:00:22)
标签:

杂谈


1
故事分享:成长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成长是孩子自己的事。做家长的可以帮助孩子成长,但绝不能代替孩子成长。

  有位母亲为他二十岁的儿子伤透了心,不得不去请教心理专家。

  专家问:“孩子第一次系鞋带打了个死结,你是不是从此不再给他买系鞋带的鞋子?”母亲点点头。

  专家又问:“孩子第一次自己刷碗的时候溅了一身水,你是不是从此不许他走近洗碗池?”母亲又点点头。

  专家接着说:“孩子第一次自己动手整理床铺,用了很长时间,并且弄得歪歪扭扭,你是不是不耐烦地把孩子推到一边,替他重新整理?”母亲惊愕得看了他一眼。

  专家又说:“大学毕业后,你是不是又动用了自己的权利和关系,为他安排了前程?”母亲更惊愕了,连连点头。

  最后,专家肯定地说:“现在你的儿子是不是工作没业绩,与同事处不好关系,还对你们很暴躁,完全变成了一个陌生人?”母亲“哇”的一声哭出来:“是的,是的。这是怎么回事呀?”

  专家严肃地说:“你们把所有的事都替孩子做好了,所以,孩子就不会做所有的事了。”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除了替孩子背书包,在日常生活中,这样一些场景也常常出现:吃早餐时,家长替孩子拌面;早餐结束,家长替孩子擦嘴;上学路上,家长替孩子系鞋带……这些孩子力所能及的小事,如今渐渐都被家长代替。

  许多小孩子非常顽皮,这里看看,那里摸摸,甚至拆开、打破。其实,那往往正是他接触到新事物之后,运用自己的感官和身体去做出认知的过程。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往往喜欢“包办”。他们以保持卫生和安全的名义,阻止孩子们去尽情玩耍和做事。殊不知,父母的一声声喝止、一次次包办,实际上推迟了孩子感知世界、开发智力、发展自我的进程,错过了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宝贵的发育敏感期,这不但造成孩子身体机能的退化,能力的丧失,还形成了对父母的严重依赖。
详情 ↓
那么我们应该为孩子做些什么?

  我们要做孩子的协助者。协助就是处于从属地位,在需要帮助时搭把手,不需要帮助时一边看着就可以了。什么事情需要帮助,孩子独立不能完成的事要帮助,孩子做的事情有危险要帮助,除了这样的事没有什么具体的操作需要我们帮助的。
孩子的成长是孩子自己的事,我们只能协助,不能代替。家长的代替会在孩子心中埋下愤怒的种子。因为潜意识里孩子会觉得自己不是一个独立的人。家长的代替也会影响孩子能力的发展。有的家长不放心孩子,孩子往往就会在无形中接受父母投给孩子的这种担心和不信任,长此以往孩子就会真的认为:我不行,有问题我得请教爸爸妈妈。切记,孩子不是一开始就认为自己不行,而是接受了父母给他的信号才会这样认为。

  孩子的成长需要体验。有意识让孩子从小吃点苦、受点罪、跌几个跟头,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孩子的社会经验,更重要的是,使他在挫折中悟出道理、锤炼本领,为人生的成长积累面对挫折的勇气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良好心理素质。你的经验永远都是你的经验,给孩子讲再多,他们没有经历也无法体悟,家长不能代替孩子的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