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被强暴女孩的创伤后遗症(三)

(2011-09-14 10:10:15)
标签:

强奸

创伤后遗症

心理咨询

杂谈

分类: 心理咨询

超越  这是一个危机干预的个案。面对一个有自杀冲动的人,我们常常不敢直接探问她有关自杀的想法、企图、计划等问题,生怕问这些问题会刺激她。危机干预要做的第一件事恰恰是与她坦诚地讨论关于自杀的想法,只有与她讨论这个问题,你才可能去评估她危机的程度,然后采取不同的方式去干预。如果求助者已经有具体的计划,或者已经采取过具体行动,那么这个求助者目前的危险是相当高的;如果仅仅只是有想法,还没有具体的计划,目前的危险就小一些。在最初的时候,不要企图说服当事人自杀是错误的行为,而要以支持、关怀的态度去了解她的感受,和她的心说话,给予心理上的支持。一个有自杀冲动的求助者来求助时本身就意味着她还不想死,她还怀有最后的希望,如果她表露了自杀的念头,我们采取回避的态度,与她说别的事情,她就会感到你并不理解她,或根本不打算帮助她,就会加深她的绝望。重要的是我们要让她感觉到有人在乎她,有人关心她,愿意和她共同解决问题,她才会感到安慰,看到希望。

在日常生活中,对自杀的一些错误概念常常阻碍我们对自杀保持足够的警惕。这些概念需要澄清:

1、一个真正想自杀的人不声不响就采取行动了,宣称要自杀的人是不会去自杀的。事实上大多数自杀者在自杀之前都有示警求援的行为表现,60%的自杀者曾经直接表示过想死的念头,80%的自杀者曾经间接表示过想死的念头。所以一个人自杀后,她周围的人往往都知道她有想死的念头,或者回忆起自杀者生前有很多奇怪的行为,现在想来才知道是自杀的暗示行为。

2、真正采取自杀行动的人,是下决心一定要死的,即使被救还会自杀。事实上许多自杀者内心是充满矛盾的,犹豫不决的,生与死都是人类生命的一种本能,当死亡冲动来临时,求生的本能也依然会起作用。所以一些自杀者在采取行动前最后的时刻,会打危机干预热线,有些人采取行动后也会中途停止,向人求助。另外自杀者生前直接或间接表达想死的念头,实际上也是一种报警,在走向死亡的道路上,他们一直期待着获救。

3、自杀危机一旦过去,就不会再有问题。事实上自杀行为往往会反复出现,在一般企图自杀者中,约有20%的人有两次以上的自杀行为;在精神病人企图自杀者中,约有50%的人有两次以上的自杀行为,尤其在自杀的三个月内,危险性依然很高。

4、自杀较容易发生在某一社会阶层或某种环境背景的人身上。自杀研究显示,自杀的有关因素很多,很广泛,很难用单一因素来判断,所以很难断定某一类人就不会自杀,或较容易自杀,我们还是以每个人都可能自杀的观点来看待自杀为宜。

琳琳的自杀行为是在长期的心理压力下,精神高度紧张和疲劳,再也承受不起伤害,当她感到她的隐私有可能暴露,她将再次受到伤害时,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她用自杀来逃避。死亡的冲动是在心理遇到严重的压力,无法挣脱出来时才出现的,当压力源消失,死亡冲动也会消失。琳琳自杀的压力源是比较容易清除的,因为这当中有误会,当她知道体检并不做妇科检查,她的隐私并没有暴露的危险时,她是很容易放弃自杀行为的。但是琳琳依然有危险,因为她内心有严重的心理障碍,如果不处理的话,遇到新的问题,危机将再次来临。

琳琳受到性侵害后,内心的负面情绪一直没有得到处理,这些情绪一直遗留在她的内心,她对自己的身体感到污秽,有暴露恐惧,她恨自己,对父母有内疚感,她始终感到无助。琳琳需要处理这些情绪,琳琳对自己所受到的二次伤害的感受需要重新清理,她应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是一个严重的意外事件,琳琳的父母也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事件,他们没有经验,不可能把事情处理得很完美。在第一时间里,亲人们忽视了琳琳,是因为他们自己内心也有强烈的情绪,他们对琳琳爱得越深,情绪就越强烈,这一刻他们已经被痛苦刺激得失去理智了,也就顾及不到琳琳了,这恰恰是他们太爱琳琳了,他们经不起孩子受到伤害。

遭到性侵害,医院检查是必须的,在遭遇不幸时,因为过度紧张和害怕,没有觉察自己受伤,通过医疗检查可以发现并治疗身体上的创伤。另外遭到性侵害可能会染上性病或怀孕,需要及时做好事后预防工作。虽然医疗场所是一个很不舒服的环境,妇科检查也会在肉体和精神上再次重复一些类似受害的痛苦经历,但是经历这些痛苦是为了自己,所以琳琳的母亲强迫孩子做妇科检查时,内心一定也是非常痛苦的,她的行为依然是出于对孩子的爱。

在诉讼过程中,琳琳虽然经历了又一次的痛苦,但是她得到了社会的支持,得到法律的保护,成功地将罪犯绳之以法,经历这些痛苦不仅是为了自己,也为了其他女性免受伤害,琳琳为自己伸张了正义,为社会除了害,她应该为自己的勇敢行为而骄傲。

琳琳的痛苦并不仅仅是她个人的痛苦,也是整个家庭的痛苦,当她承受这些痛苦时,她的父母始终在她身边,他们从来没有停止过爱她,母亲的每一滴泪都是为她流的,父亲的每一根白发也是为她出的,他们爱她爱得好辛苦。琳琳感觉不到被爱,是因为她自己不爱自己;她要破坏这种爱是因为她觉得自己不配得到爱。她不爱自己,她觉得自己不值得爱,是因为她觉得自己有错。对于自己遭受性侵害,琳琳总在想如果当初自己嘴不那么谗就可以避免了,如果她不被送到外婆家也可以避免了。这种想法的背后实际上是认为遭到强暴,受害者也应该负责任。而事实上,这是一件意外的不幸事件,你是不可能做选择的,你接受别人的食物,你被送到外婆家,都是很正常的事,没有任何过错,所以受到性侵害绝对不是你本身的错误造成的,这是一种落在你身上的罪行,所有的错都在罪犯身上,这种罪行是不可原谅的,被害者不需要负任何的责任。

一个人的纯洁别人是无法玷污的,琳琳的身体并不会因为遭受了磨难而变得肮脏,污秽感是来自于琳琳自己内心的感觉,是她不接纳自己的表现,是她觉得自己有错,要惩罚自己的结果。琳琳应该停止对自己的惩罚,因为该惩罚的已经受到惩罚了。当琳琳不再试图在自己身上找错误时,就会停止对自己的惩罚,她就会感觉父母对自己的爱,她对自己的感觉就会改变,她就会敢于面对自己的身体,她就会感到她依然是一个纯洁的少女。

一个未成年人受到性侵害是非常不幸的,但是从不幸中走出来,只有靠自己。一个人的命运是握在自己手里的,别人是无法打倒你的,只有你自己才能打倒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