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倩娅的命运是不幸的,她的不幸是她生命中的四个男人带给她的。在这四个男人中,唯有她的父亲是她无法选择的,其余三个男人都是她自己选择的,为什么她总是选择那些“有问题”的男人?并不是她不了解这些男人,也不是她没有判断力,而是唯有这样的男人才对她有吸引力,这是因为在倩娅的心中有一个未了情结。http://s12/middle/513a6093h94a8bdc6d07b&690
弗洛伊德认为,人心中存在着一种强迫重复,它的作用超过了唯乐原则。在某些正常人的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精神分析工作在神经症患者的移情现象中所揭示的那些现象。这些正常人给人的印象是仿佛被某种厄运追随着,或者被某种“魔”力控制着。其实这些人的绝大部分命运是由他们自己安排的,并且是由早年幼儿期的影响决定的。他们身上虽然没有通过形成某种症状来对付某种神经症的冲突,但是他们身上明显存在的强迫现象与神经症患者身上发现的强迫重复现象丝毫没有两样。倩娅的不幸说到底,其实也是她自己的一种安排,她的父亲是个“坏男人”,她的母亲总是在伤心痛苦中挣扎着拯救她的父亲,她从小就加入母亲的同盟扮演拯救者的角色,她秩嫩的声音对父亲所起的一点点作用,使她感觉到她能够影响父亲,正是这种体验使她在母亲死的时候产生负罪感,她觉得如果她做得再好一点,母亲就不会被“气死”,她欠了母亲。幼年丧母对任何一个孩子都是难以承受的哀伤,倩娅内心的负罪感使这份哀伤变得更加沉重,无法争脱。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她很难去表达内心对母亲去世所产生的哀伤和负罪感,更不知道如何去满足这些情绪背后的心理需要,这些情绪就在心里形成一个解不开的结,在她的生活背景中晃来晃去。倩娅心中的结使她总是试着想从婚姻中再塑童年,所以只有那些像她父亲一样的“问题”男人才会吸引她,因为只有这样的男人可以让她重新扮演拯救者的角色,以完成母亲的心愿,把欠母亲的东西还给她。她一次又一次地把自己投入难堪、痛苦的婚姻中,当童年那些熟悉的失望、伤心、挫折等痛苦的情绪再次降临时,她感觉回到了熟悉的童年。她的这些经历带给她的都是痛苦,但是她没有从这些不愉快的活动中汲取任何教训,这些情境其实是倩娅的回忆或梦境,是一种企图得到满足的本能的活动。这些讨厌的情境和痛苦的感受都是倩娅受强迫重复心理的驱使为自己安排的,如果倩娅不明白自己命运背后的原始动力,她的第四次、第五次的婚姻依然会是一个痛苦的结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