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情感心理咨询 |
分类: 心理咨询 |
在传统社会,人类劳作付出更多的是体力,生理疲劳在休憩之后很容易消除,而且人体越疲劳越容易入眠。现代社会尤其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在工作中更多地输出脑力并承受更多的压力,心理疲惫往往难以恢复,而且压力越大越难以入睡,不少心理疾病就是从失眠开始的。
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紧张、焦虑成为现代人普遍的心理重负,并常引起头痛、乏力、失眠、工作效率下降等多种问题,亚健康人群日渐增多。高速多变的现代生活在给人们带来了更多机遇,更多发展可能性的同时,各种潜在的欲望也被充分地激发,诸如对金钱的渴望、对性享乐的欲求、对爱情的期盼、对事业成功的追求、对权力的向往,等等。但由于其中一些欲望未必都合理、可行,与现实有很大的落差,或者缺乏得当的途径及方法,即使付出努力也未必获得相应的回报,于是常诱发现代人的心理紧张和精神焦虑。所以,社会越发展,我们的心灵就越需要关怀,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对精神生活质量的需求也更高。在21世纪心理健康将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焦点。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住宅条件的改善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发达,不仅出现家庭结构小型化的趋势,而且居住形式的封闭性和私密性,也使许多子女与长辈的联络愈益依赖于电话通讯,许多邻里更是相见不相识,以往亲子、代际间和左邻右舍间的人际沟通和互助援手已越来越少,而亲缘、地缘关系的疏离无疑将弱化人们对亲属和社区支持系统的认同感、归属感,于是,不少人在心理困扰、精神压抑时往往无处倾吐、诉说和求助。
我曾在1999年完成的一项《中国婚姻质量研究》课题中提议:以社会的婚姻心理咨询替代基层单位和社区的婚姻调解。尽管以往的单位或居(村)委会的社区调解系统曾对婚恋纠纷的解决和婚姻关系的稳定起过积极作用,但随着基层单位纠纷调解等社会职能的转移以及公众隐私权观念的强化,当事人在婚姻恋爱、人际关系方面出现问题或困扰时,往往出于保护个人隐私的想法而不愿向单位或社区倾诉、求援,加上相当一部分单位及社区的调解人员缺乏专业咨询的资格,也使不少欲求助者对他们缺乏信任感。因此,发展社会心理咨询事业不仅对提高婚姻质量,而且对缓解由于社会竞争激烈、节奏加快而诱发的心理紧张和压力也具有积极的疏导作用。当然,心理咨询人员的专业训练和资格确认也是当前需要加强管理的重要工作,而心理咨询工作者也要不断吸收社会学、心理学、生理学和医学专业的最新研究成果,使咨询疏导的临床效果更理想。我还特别期望,婚姻当事人应消除这样的顾虑:即去心理诊所求助将被看作是有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的患者,并在人际关系失调或心绪不佳甚至在需要了解相关知识时,主动、积极地向专家咨询求助,而且在必要时最好由夫妻双方共同前往。
心理咨询是伴随着经济、社会的现代化而衍生的一项社会服务。在国外已十分普及和成熟,而在国内还处在起步阶段。它是一个减压阀,推助人们把内心的负面情绪、超载的压力释放出来,以减轻负荷、放松心态,理智地处理矛盾纠纷,这样,个人和社会也就减少了一份危险。
也有人以为,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性较差者,或商场失败、情场失意者才需要心理咨询和治疗。其实,即使是成功人士,在他获得了更多的经济收入、更好的物质生活环境或更高社会地位的同时,也承载着社会、周围人更大的期待和更高的要求。他只能刚强不能怯懦,只能高兴不能沮丧,只能微笑、不能哭泣,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他必须抑制自己的七情六欲,并将自己的人性弱点包装起来,在社会舞台上套上假面具,扮演一个全能的完人,难免活得很累很累。这种压力常使一些人在功成名就之后,失去了普通人的自由、失去了亲情、也失去了幸福感,甚至在盛名之下不堪重负而引发了心理疾病、精神障碍。因此,即便是成功人士也会有心理调节和社会支持的需求。
女性在社会转型期所面临的挑战是严峻的,她们的心理压力既来自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也来自传统社会的性别歧视。在各国的自杀统计中,大多数国家男性的自杀率高于女性,只有中国是女性高于男性。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表明,中国女性所承受的经济、社会和心理压力更甚,她们在心理调适、适应变化和健康咨询方面需要更多的帮助。通过作者对这些痛苦中的女性心理分析,我们对女性的精神世界有了更多的了解。这些案例可以给我们很多的启发,也让我们感觉女性内心超越命运的精神力量的存在,让我们对女性的将来充满信心。
本书作者周美珍是上海市妇女干部学校的副教授,也是我的社会学研究的同行,并长期从事着妇女心理热线的咨询。书中挑选的23个案例,反映了不同年龄段的女性在情感生活中的困扰、无助和失望。但作者的案例分析却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积极向上的一面和自我成长的潜力。作者以自己的真诚、爱心和智慧,为急需帮助的、暂处于弱势的姐妹们分析多元选择的利弊,赋予她们人文关怀和有效的指导,发掘其正向改变的潜能和力量,消释、化解着她们的疑虑和难题,使她们通过自我调整、自强自助走出阴影和困境,以积极的心态再创明天。她十年如一日所做的心理热线疏导抚慰工作是一项功德无量的社会公益事业,也是建设小康社会、提高全民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目标迫切需要强化的社区服务之一。
人的一生中总会碰到大大小小的压力,压力本身就隐匿着危机或机遇。面临挫折和危机,如果我们能够找到内心积极向上的心理后盾,就会在危机中看到机遇,挫折和压力就会变为经验和动力,危机就成了改变我们命运的契机。所以生活在现代社会,重要的不是有没有心理压力,而是我们会不会应对、处理心理压力。人的一生中总会碰到伤心痛苦的事情,在这样的时候,我们特别需要心灵的关怀,需要有人帮助我们一起寻找内心抵御痛苦的精神力量。当我们走出困境的时候,我们就会觉得自己的人格得到了成长,我们变得更加坚强和自信。
我诚挚祝贺周美珍《触摸夏娃的心》的出版,也衷心期望为民造福的心理咨询在中国大地蓬勃发展、茁壮成长,成为速变社会的公众不可或缺的强有力的支持系统。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常务理事
上海婚姻家庭研究会副会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