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滚齿机床作业指导书及操作规范

(2011-09-26 20:14:50)
标签:

滚刀

精度等级

齿轮

加工

公差

分类: 作业指导书

1.目的: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加工的合理性、正确性及可操作性。规范安全操作,防患于未然,杜绝安全隐患以达到安全生产并保证加工质量。

2.范围:适用于滚齿机床加工作业

3.职责:指导滚齿机床操作者加工及设备维护、保养等工作。

4. 工作流程

4.1作业流程图

4.1.1查看当班作业计划

4.1.2阅读图纸及加工工艺

4.1.3按图纸领取齿轮坯

4.1.4校对工量具;齿轮坯自检

4.1.5加工并自检

4.1.6送检

4.2.基本作业:

4.2.1.开机前对机床进行检查:开机前检查机床各手柄位置及传动部位是否合理,并擦拭各滑动导轨,加施润滑油, 各油池、油盒、弹子油盅等按规定进行加油。

4.2.2.遛车,检查车头油泵及油位:车头箱手柄挂到最低档,开机运行3分钟。并查看油窗油位是否达到了1/3油窗位置,否则通知有关人员按规定加油。

4.2.3.查看当班作业计划:按作业计划顺序及进度要求进行作业,以满足生产进度的需要。

4.2.4.阅读图纸及工艺:熟读图纸及加工工艺,确定加工基准和加工步骤以及加工所需工、量具滚刀等。

4.2.5.自检齿轮坯;校对工、量具:按图纸及工艺领取齿轮坯,检查齿轮坯是否符合要求;领取加工所需工、量具及滚刀并进行校对。

4.2.6.自检:所有工件加工完了以后都要进行自检,发现问题须马上解决。

4.2.7.首件检验:在批量生产中,必须进行首件检查,合格后方能继续加工。

4.2.8.送检:工件加工完以后及时送检,不得锈蚀,送检过程中避免磕碰,并在图纸上加工工艺栏及轮班作业计划签字(外加工件附送货单及自检报告)送检。

4.2.9.当班下班前,需将工、量具擦拭干净,送还工具室;擦拭机床清扫机床周围所负责区域,且关闭机床电源。

5.工艺守则

5.1.本守则适用于滚动切法加工7、8、9级精度渐开线圆柱齿轮

5.2.滚齿前的准备

5.2.1.加工斜齿轮时,必须验算差动挂轮的误差,一般差动挂轮误差应计算到小数点后有效数字第五位。

5.2.2.加工有偏重的齿轮时,应在相对应处安置适当的配重。

5.3.齿坯的装夹

5.3.1.在滚齿机上安装滚齿夹具时,要擦拭干净调整好。

5.3.2.在滚齿机上装夹齿轮坯时,应注意标记,将基面向下,使其与支承面贴合,不得垫纸和铜皮等物。压紧前用千分表检查齿坯外圆径向跳动和基准端面跳动,其跳动公差不得大于表1所规定的数值。压紧后需再次检查,以防压紧时产生变形。

                                        表1                                   mm

齿轮精度等级

齿 轮 分 度 圆 直 径

≤125

<125~400

<400~800

<800~1600

<1600~2500

<2500~4000

齿 坯 外 圆 径 向 跳 动 和 基 准 端 面 跳 动 公 差

7

0.018

0.022

0.032

0.045

0.063

0.100

8

9

0.028

0.036

0.050

0.071

0.100

0.160

注:①当三个公差组的精度等级不同时,按最高的精度等级确定公差值。

②当以顶圆作基准时,表中的数值就指顶圆的径向跳动。

5.3.3.齿坯装夹压紧时,压紧力应通过支承面,不得压在悬空处,压紧力应适当。

5.4.齿轮轴的装夹

5.4.1.在滚齿机上装夹齿轮轴时,应用千分表检查其两基准轴经或一个基准轴经及顶圆的径向跳动。其跳动公差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t≤LK/B 

式中:  t—跳动公差,mm;

L—两测量点间的距离,mm;

B—齿轮轴的齿宽,mm;

K—精度系数:对7级和8级精度齿轮轴,K取值0.008~0.01,对9级精度齿轮轴,K取值0.011~0.013。

5.4.2.在滚齿机上装夹齿轮轴时,应用千分表在90°方向内检查齿顶圆母线与刀架垂直移动的平行度,在100mm长度内不得大于0.01mm。

5.5.刀杆与滚刀的装夹

5.5.1.粗精加工刀杆、刀垫必须严格分开,精加工用刀垫两平面平行度不得大于0.005mm。

5.5.2.刀杆及滚刀装夹前,刀架主轴孔及所有垫圈、刀杆、支承轴套、滚刀内孔端面都必须擦净。

5.5.3.滚刀在装入刀杆中和在刀杆中卸下时应轻轻推入推出,严禁敲打。

5.5.4.刀杆装夹后,悬臂检查刀杆径向和端面圆跳动,其跳动公差不得大于表2规定的数值。

                                   表2                                  mm

齿轮

精度

等级

圆跳动公差

 

B(端面跳动)

A(靠主轴端)

C(靠尾座端)

A

B

C

7

0.005

0.008

0.005

8

0.008

0.010

0.008 

9

0.028

0.015

0.010

注:①精度等级按第Ⅱ公差组要求。

②表中B点跳动是指从A到B的距离等于100mm时的数值,距离每增加100mm,B点跳动允许增加0.01mm。

5.5.5.滚刀安装后必须检查滚刀轴台径向圆跳动,其跳动公差不得大于表3规定,并且要求两轴台径向圆跳动方向一致。

表3                                 mm

齿轮精度等级

 

跳动公差

 

齿轮模数

7

8

   9

≤10

0.015

0.02

0.04

>10

0.02

0.03

0.05

注:①精度等级按第Ⅱ公差组要求。

5.6.滚刀的选择及磨钝标准

5.6.1.滚刀选择:根据被加工齿轮的精度要求,按表4选择滚刀

表4                                 mm

齿 轮 精 度 等 级

滚   刀   精   度   等  

粗   滚   齿

精   滚   齿

7

B和C

AA

8

A

9

C

B

5.6.2.滚刀磨钝标准:在滚齿时,如发现齿面有光斑、拉毛、粗糙度变坏等现象时,必须检查滚刀磨损量,其磨损量不得大于表5的规定。

表5                                 mm

滚 刀 模 数

2~8

>8~14

>14~25

>25~30

磨损量

粗滚刀

0.4

0.6

0.8

1.0

精滚刀

0.2

0.3

0.4

0.5

5.6.3.精滚刀每次刃磨后均需由滚刀刃磨加工单位检查合格,并出具检查合格证方可使用。

6. 规范内容:

6.1.凡后序有磨齿工艺要求的,滚齿时需用磨前滚刀,本工序加工的表面粗糙度Ra值不得大于6.3um。

6.2.为了保证滚齿机在加工过程中的平稳性,分齿挂轮、差动挂轮啮合间隙应为0.01~0.15mm。

6.3.根据被加工齿轮的技术参数、精度要求、材质和齿面硬度等情况决定切削用量。用单头滚刀时推荐采用以下加工规范:

① 滚切次数:模数在20以下时,粗滚、精滚各一次。

             模数在20~30时,粗滚、半精滚、精滚各一次。

②切削深度:采用两次滚切时,粗滚后齿厚需留有0.50~1.00mm精滚余量。

            采用三次滚切时,第一次粗滚深度为全齿深的70%~80%。第二次半精滚齿厚需留有1.00~1.50mm的精滚量                                                                                         

③切削速度:切削速度在15~40m/min范围内选取。

④进给量:粗滚进给量在0.5~2.0mm/r范围内选取。

          精滚进给量在0.6~5.0mm/r范围内选取。

6.4.机床调整后用啃到花进行试切检查分齿、螺旋方向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

6.5.粗精滚齿应严格分开,件数多有条件时,粗精滚齿应分别在两台滚齿机上进行。

6.6.不论本工序后有无去尖角毛刺工序规定,本工序加工产生的毛刺均应在本工序去除。

6.7.在切削过程中,若机床、刀具、工件等发出不正常的声音,或加工表面的粗糙度突然变差,应立即退刀停车检查。

6.8.加工中进行自检测量时要正确使用量具。使用公法线千分尺、百分表、千分表等时,事先应调好零位。

7.注意事项及设备保养

7.1.必须严格执行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工作时按公司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品。

7.2.按设备要求定期更换润滑油、切削液。

7.3.每次机床主轴运转前检查确认工件是否夹紧。

7.4.机床导轨面及工作台面严禁放置工、量具及杂物。

7.5.机床安全防护装置要保证齐全完好,维修、清洁拆卸后及时装上,随时保证设备的完好。

2010年4月13日编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