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象棋兵法---三十六计之瞒天过海详解

(2008-12-10 21:19:56)
标签:

中国象棋

文化

兵法

36计

教学

转自中国象棋网

“瞒天过海”是指利用对手的“意怠”和不疑的弱点,采取令人难以防备的手段取胜,这是在避实就虚的原则下演化出的计谋。“瞒”是计谋的手段,“过”是计谋的目的,就是战胜对手。

  本计云:“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大意是:如果你认为防备十分周到,则意志就容易懈怠。你经常看到的事,司空见惯了就不容易怀疑。阴者,计谋也;阳者,公开也,计谋就藏于公开的事物内,向个是与公开的事物相对立,非常公开的事物,往往隐藏着更深的阴谋。

  【棋解】“瞒天过海”是一种示假隐真的疑兵之法,利用人们熟视无睹,常见不疑的心理错觉,在复杂激烈的对攻中或相持不下的对峙阶段,以假象迷惑对方,掩饰自己的运子意图,取得局面上的优势。

  下面就“瞒天过海”之计---在象棋战斗中经常使用的方法,结合棋例介绍如下:

一、常见不疑

  常见不疑是“瞒天过海”之计的前提,它同“瞒天过海”之计的真实目的是密不可分的。用计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潜伏,使对方警觉性降低,待机会与条件成熟,突然发起攻击。

   [棋例1]1978年元月,安徽蒋志梁与上海胡荣华在表演赛中相遇。双方以中炮七路马对屏风马布局,弈至第18回合时形势如图。双方大子相同,黑多一边卒,但红方在左翼和河界屯以重兵,可谓森严壁垒,形势两分。黑方握有先行之利,如何打破僵局?经过深思熟虑,黑方以弃中卒为诱饵,兑掉河口马,再弃7路卒,巧攻底相,取得优势,最后得子获胜。实战着法如下:

  18…………卒5进1 http://www.cchess.com/images/shiyong/1365.gif

  中卒过河送吃,目的在于兑掉河口马,是打破僵局的一手好棋。

  19.车四平五马5进4 20.车五平六卒3进1

  进卒邀兑,意在开通车路,是卒5进1的后续手段。

  21.车九平四

  如红方兵七进一,则车3进4,红方七路马进退无路。现红车过宫也属正常,压住“相眼”,终成后患。

  21.…………卒7进1

  再弃7路卒,意味深长。小卒过河,虽不是“过海”,但却蕴藏着“瞒天”之计。

  22.兵三进一…………

  应改走车六进三,卒3进1,相五进七,虽是后手,但尚可维持。

  22.…………卒3进1 23.车六平七车3进5 21.相五进七炮2平7

  平炮打死红相,形成四子归边,此时方见“庐山真面目”。

  25.炮六退一炮7进6 26.帅五进一…………

  如改走士四进五,则炮9平8,也是黑优。

  26.…………炮9平8 27.炮八退三炮7平9 28.车四进四炮9退1 29.帅五退一炮9平4

  30.士六进五马8退9 31.士五进四车8平3

  至此,红方失子,失势,黑胜。

        

      以下为相关链接 点击阅读

                中国象棋与现代化战争

                     象棋与兵家思想

                孙子兵法在象棋中的应用

             梁羽生畅谈中国象棋"棋坛三杰"的浮沉

              梁羽生眼中的“十连霸”胡荣华 

              梁羽生与金应熙的象棋棋缘  

              梁羽生点评六十年代中象七大名手

                   梁羽生纵谈南北棋坛

                   中国象棋与古代战阵

                 近代政治领袖的象棋佚事

                     谢长廷的一局棋

                     周易与象棋起源  

                   宋太祖三局输华山

             是真名士自风流--唐伯虎的棋酒人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