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是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而《游园》则是剧最美的一折。
《游园》文词典雅、寓意深刻、词藻华丽,以【绕地游】、【步步娇】、【醉扶归】、【皂罗袍】、【好姐姐】、【尾声】一套缠绵的南曲,表达了杜丽娘在春天娇媚的阳光下春心荡漾的感受,她一边享受着春天的温暖,一边伤感情怀的寂寥。
“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绕地游】。寥寥数语,把杜丽娘被黄莺歌声唤醒后来到充满缭乱春光的庭院之中的场景,交代得清清楚楚。
“注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绕地游】。天真活泼的丫环春香,每一天都重复着同样的劳动,薰炉里添了多少沉香水,绣床边抛却了多少残绣线,但每一年她都一样喜欢并等待着春天的到来。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我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步步娇】。“袅晴丝”的“晴丝”二字,是汤显祖曲词中一语双关之妙处。从字面上理解,“晴丝”是在太阳光照射之下闪闪发光的蜘蛛网;而“晴丝”又寓意“情思”二字,那无端而生的愁闷即少女心底涌出的一线情思。是阳光下荡漾的蛛丝,将春风吹入静静的小院,让杜丽娘注意到摇漾的春光,也让她心中的春光泛起,她甚至害羞地感觉到菱花镜子在偷偷地观赏自己。只是在闺房绣阁之中,她又能向谁展示这美貌与身姿呢?
“你道翠生生出落得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可知我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提防沉鱼落燕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醉扶归】。杜丽娘虽穿着华裙、头戴八宝珠钿,然而她一生的最爱却是这阳春三月的自然美景。
“恰三春好处无人见”又是一语双关,一则是赞叹大好春光无人欣赏;二则是杜丽娘感慨自己似春天般的容貌,虽沉鱼落燕、羞花闭月,却无人能见,只能在这深深的庭院之中孤芳自赏。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皂罗袍】
虽然姹紫嫣红的花儿都已遍地开放,但美好的景色却被残廊破壁、断井塌墙所遮盖,令人无可奈何。眼前的景色不禁使人想到,在彩绘的亭台楼阁上,清晨曾迎来朝霞,傍晚曾送走彩云,晚间曾听到雨落珠帘之声。细雨如丝、片片清风的烟波之上,曾经荡漾着美丽的船只。然而,锦屏绣阁中的人儿,却太辜负了这美好的春光。
“遍青山啼红了杜鹃,那荼蘼外烟丝醉软。那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闲凝眄,听生生燕语明如翦,听呖呖莺歌溜的圆。”【好姐姐】
看墙外的青山开满了鲜红的杜鹃花,园内的荼蘼花软绵绵、醉微微地摇曳在烟云之中。那拥有花中之王之称的牡丹花,在这大好的春光中,也不能拔得头筹。听那小燕子脆生生的歌声,如剪刀般的翅膀那样明快,听黄莺那婉转的歌声滴溜溜的圆美。多么美好、多么欢闹的春天气息,让读者身临其境!
【皂罗袍】、【好姐姐】是《游园》的核心曲词,是观赏花园美景的感受,可以看出,杜丽娘不是毫无目的地闲逛,而是用心去品味、感怀。
“观之不足由他缱,便赏遍了十二亭台也枉然,倒不如兴尽回家闲过遣。”【尾声】。看不尽的景色使人留恋,就是把十二个亭台楼阁都玩赏一遍,也依然是惆怅枉然,倒不如就算是尽了兴,回去接着消磨那无聊的时光。
汤显祖在《游园》一折中,将杜丽娘的心情一层层剖析分明:杜丽娘清晨醒来的慵懒,想到游园的愉悦,梳洗打扮迎接春天的急切,观赏自己的娇柔,踏出闺门的激动,处在春景之中的骄傲,迈进花园的惊叹,看到残垣断壁的感慨,想象昔日的欢乐,感叹时空的流逝,辜负大好时光的感伤,消磨无聊时光的无奈,一步一步把杜丽娘的情绪推向高潮,使得她游园之后蓦发游春之感慨、与春之眷恋、春去之闷怀、春之感伤。从游春到恋春,转而惜春,再到伤春,一幕幕铺垫得当,丝丝入扣。
是故,《游园》一折的曲词是理解、把握杜丽娘人物形象的关键,也是赏析整个《牡丹亭》的关键。如果把“游园”单纯看作杜丽娘的赏春、游玩,则忽视了汤显祖精心设计《游园》一折的含义,换言之,只有充分理解了《游园》的曲词,才能把握杜丽娘的人物特征和情绪变化,也才能真正理解《牡丹亭》真正的精髓所在。(作者单位:洛阳市外语实验高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