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关于我看不看国足比赛,居然成为了比国足比赛还热闹的一个话题。这真是有趣。有人说是我有动机有目的进行的策划炒作,这炒作最要命的地方是得到了很多人的主动积极的配合,这个实在令人意外和感动。也让我再次惊讶于自己的能量:我怎么能指挥这些媒体围绕我的策划展开工作呢?我又不是真理部。
关于我看还是不看国足比赛,争论的声音比较集中在以下几点:
1,你不看国足比赛就是不爱国,不爱自己的孩子(此处指中国足球),何况你是有前科的“卖国贼”,你更应该以看国足比赛来表示自己的悔过的诚意,并且以赛后写评论的方式供大家监督你的改过自新的实际行动。
2,你有本事就别看,更别靠写中国足球评论来混饭吃骗流量。看你离开中国足球还算什么?你什么都不是!
持上述两种观点的人似乎应该先搞一个网络辩论大赛,题目是:当中国队进行一场比赛时,假如有电视直播,黄健翔到底是该不该看?看了之后写还是不写?
也许以后我因为乘飞机错过了比赛,或者是有其他原因没看到比赛,甚至就是能看也不想看,是不是一定要出来专门解释一下没看且没评论的原因?或者我每次写足球评论的时候开篇要写一句话:感谢中国足球,你是我的饭碗。阿门。
3,一个庞大的媒体靠国家财政支持的媒体集团,旗下的几家报纸在几年的时间里轮番上阵,有组织有系统地组合拳打法,编造歪曲造谣污蔑群殴丑化一个“人”,在某些“善良”的人眼里居然变成一种幽默,甚至是一种免费的宣传。而这个人忍无可忍之下的一次反击,就是没有风度缺乏胸怀。在这些“善良”的人看来,媒体对名人的报道是解恨的,不管真假。名人的反抗是过激的,谁让你是名人?这样的逻辑是强盗的逻辑,也是纵容强盗早晚有一天打劫到自己头上的逻辑。
在一部机器面前,任何一个个人都是渺小的,无力的。支持鼓励机器对“名人”的践踏,就是支持鼓励机器对“人”的践踏。很多人在很多事情上对媒体的报道采取“三思而后信”的态度,甚至是媒体说有的就一定认为没有,媒体说没有的就一定认为有。可是当在媒体上看到对名人的肆意涂抹时却是那么受用。这样的人也许自己一辈子乃至子孙们几辈子都不想成功、出名,所以才有这样彻底的立场。因为他们不用担心自己家万一有人成功了出名了以后遭遇类似情况,或者先痛快了再说,以后万一自己家有了名人再想办法。
其实不用等以后,就是现在,只要媒体可以不择手段,倒霉的就不仅是名人。恕我不敢举例了,各位自己想想吧,如果您不是那么健忘的话,推己及人,俯拾皆是。
通常大家对媒体采取一种质疑的态度,比如易中天前一段时间的所谓“摔话筒”事件。假如是一位普通人,或者是一位名气小一点儿的“名人”,比如纪连海老师,这样面对主持人的提问,甚至采用了更加激烈的方式,舆论上一定都是一边倒地支持他而谴责媒体过分,因为在大家的潜意识里,媒体是强势的,大家自然同情弱者;可是换了易中天这个大名人,哪怕很多人认为他没做错什么,也没有丢失风度,依然有很多人仅仅因为他是名人而急匆匆赶来加入这场骂战——很多人甚至连那一段录像也没看,就先入为主来骂名人,解心头恨了。好像仅仅因为易中天是一个名人,在他面前,连媒体也是弱势群体了。
中国的名人真的很好很强大啊。
判断是非对错是先看强弱的,还是摆事实讲道理的?当然,真相往往被媒体掌握,并有选择地传递,甚至传递的还有假象呢。所以也难怪我们善良的人民只能先看强弱对比了。
所以在中国最好不要努力奋斗成名成家当明星,最好是当官,去贪污受贿。只要不被抓就算你捡到便宜了。作了名人明星就没那么自在了,因为你根本没有机会讲理了,基本上只要你与别人有一点不和谐,都是你理亏三分。别人,媒体恶搞、捏造,你也只能忍着,练成忍者神龟,千年王八万年龟。
换个角度想,连在普通百姓眼里“很好很强大”的名人都可以随便搞,媒体搞一搞普通人岂不是更容易?别等到自己被搞了再想明白这个道理。更何况我们的媒体都是国家的,这里面孰强孰弱,好像不需要说明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