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队在德黑兰与伊朗队的热身赛,第一个失球让人很郁闷。面对对方一个很“老土”的又高又慢的角球,我们的守门员犹犹豫豫进退失措,被对方轻松顶了一个空门。在这个丢球的过程里,守门员的出击扩大防守区域的能力缺陷,暴露无遗。这不是一个守门员的问题,而是整个中国足球守门员训练水平低下的反应,因为这样的缺陷而造成的丢球,在国内联赛里很多,在国家队的重要比赛里,也很多。
紧接着,对方有一次底线勉强的传中,因为我队后卫的紧逼基本成功,对方的传球绵软无力,第一落点连前门柱都够不到。就是这样一个球,由于我队门将不敢出击,脚底下移动太慢,几乎被对方冲上来的队员在前门柱之外抢到第二落点射门。
看到这两个球的人,一定会有这样的感觉:怎么好象我们的守门员的腿不会动,或者是动的太慢?
现代足球要求队员的能力很全面,要求守门员的能力也很全面。双腿不仅在封堵射门的时候可以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在快速移动提前选位封锁对方的传球或者射门角度的时候,尤其重要。对守门员双腿的能力要求,不亚于任何一名其他位置的队员,无论是奔跑跳跃,还是铲断踢挡,都要求有极强的协调性和爆发力。
这么多年来,中国足球的门将训练,一直没有解决这方面的问题。身材矮小一些的门将,如以前的傅玉彬,可能比较灵活敢于出击,但是,身高却先天不足,控制高球不利;身材高大如近年的江津、安琪等人,又明显“腿脚不灵”,不敢轻易跑出门口位置。结果是,中国的守门员大多是“门口死摔型”,说好听些叫“门里技术不错”。请问有“门里技术不好”的门将能适应现在的足球比赛要求的吗?
什么时候中国国家队的守门员教练,也请来高水平的外籍教练,长期执教,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才可能让中国队少丢一些让人觉得窝囊的球。“一个好的门将等于半个球队”,这是现代足球的至理名言。我们的门将,太需要名师指点了。
说这些话又得罪了一些人,因为,毕竟守门员教练也是一个就业机会,一个岗位啊。
没办法,只好如此。因为我不想自己以后还看到很多这样的失球,以及这样的失球带来的失败。
最后说两句鼓气的话。说实话,这场球中国队的表现还是不错的,对方的主场哨很过分,其实也表明了伊朗足球的底气不足。我对14日和21日的两场亚洲杯预选赛,很有信心。
请看我的电影评论:《赤壁》里的篮球和足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