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我讲一个几年前的故事:
我们家多年来一直在吃一种牌子的酱油,因为我妈妈用的顺手,炒出菜来香,咸淡掌握适度。全家人也都习惯了。
于是,子女们都独立成家了以后,母亲也都建议我们继续使用这个牌子的酱油。小家庭里也都是吃这个牌子。
很多年就这样过去了。
突然有一天,父亲在报纸上看到消息说,有关部门根据举报线索调查出来,这个牌子的酱油在最近几年,多次出现严重质量问题,为了降低成本获得利润,生产企业甚至采用了“头发提炼酱油”的办法。报纸上还公布了最新调查出来的有问题的产品生产时间和批号。全家人赶紧冲到厨房一看,家里吃了一半的那瓶赫然在列!!
这下子全家人都开始出现各种生理心理反应,恶心、头晕、烦躁、吃不下饭,焦虑烦闷。
在一轮对生产企业暴风骤雨般的口诛笔伐深揭狠批之后,全家突然安静了一会儿。父亲嘀咕了一句:都是你妈,这么多年死认一个牌子!简直就是他们的吹鼓手!前几年我还说隔壁老李家换了别的牌子也挺好的,她就是不肯换!
于是,全家人开始批评起母亲来,一时间好像一家人的身心健康,都毁于母亲对这个牌子酱油的迷恋。
母亲沉默了很久,突然开口了:
酱油本来就应该是安全健康,干净卫生的;任何一个牌子的酱油,自古以来中国人吃的酱油,都应该是这样的,这是天经地义的。
现在这个牌子的酱油出了问题,和我是不是坚持用它,是不是主张你们也用它,我是不是固执、守旧、落后,都没有什么关系吧?假如有机会的话,我倒觉得这个企业应该第一个跟我这样的老顾客,多年来一直使用他们家产品,还到处鼓动别人也吃这个酱油的人,好好道个歉嘞!首先他们就对不起我多年的支持信任,其次他们还害得我在你们面前要承担莫须有的责任,被你们这些平时连厨房都不进的人批评,好像我间接害你们吃了脏酱油!
你们过去这么多年吃我烧的饭菜,怎么没见你们落下什么毛病?鼓吹这个牌子,那也是你们一直吃的顺口的。别说换酱油,个别时候酱油没了,到隔壁邻居那里借一点来炒菜,你们回家吃饭,个个都说不好吃,个个都吃得出酱油味道不对!鼓吹?我看你们吃得香的时候个个都鼓吹呢。
我们都傻眼了。
母亲继续说:要说我有责任,我看你们连巷口小卖部的周老板也该一并批判了。谁让他这么多年一直卖这个酱油的呢?他为什么不卖别的酱油呢?他比我更该被你们批:我做饭也不挣钱,是白白伺候你们;他卖酱油可是赚钱的,过去一瓶酱油挣5分钱,现在是三毛钱,这么多年,整个小区那么多人家,他光卖酱油就赚了多少啊?简直是唯利是图的不法商人,赚黑心钱啊!你们怎么不去批判啊?
父亲插了一句:老周他是倒霉,那么老实的人。母亲劈头打断:他倒霉?我就有罪了?卖酱油的和造酱油的都没错,偏偏我这个给你们做饭的人,用这个酱油有错?!那以后你们自己做饭吧,酱油牌子你们定!不,油盐酱醋都你们买!
到这个地步,全家都只能在母亲面前投降了。不仅是怕她不给大家做饭了,还因为,短暂的慌乱和埋怨过后,大家也都冷静下来,想清楚了。道理摆在那里,母亲和小店周老板,本来就没什么责任啊。
这个时候,我和妹妹走进厨房,准备把放凉了的饭菜热一下,一场“运动”过后,全家还没吃饭呢。
妹妹忽然举起酱油瓶子,指着上面的包装纸上的无名艳俗美女头像,恶狠狠地说:都是这个狐狸精闹得!妈就是因为喜欢这个长相的美女,才一直使用这个牌子!说着,就把商标包装撕了下去。
撕就撕吧,总得找个发泄的渠道。我们全家也不可能上街游行示威,抗议这个酱油啊。那可真是出来“打”酱油的了。
注:本故事未必纯属虚构,如有雷同未必纯属巧合,请未必不对号入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