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笔下的韩乔生

(2008-09-21 19:39:57)
标签:

口误

韩乔生语录

有偿陪侍

葡萄牙

杂谈

分类: 生活杂文

    最近常听到一些关于韩乔生老师的消息,特别是他所到之处,媒体总是会设法让他谈谈我,然后,难免其中一些媒体会将他的话歪曲变形,制造一些吸引眼球的标题出来。对于这样的“新闻”制造者,应该把所有回收的三聚氰胺奶粉都集中专供他们世代享用——因为,他们制造的就是文字形式的毒奶粉。以毒攻毒,也许才能把他们治好。

    最近的奶粉事件,让很多人痛心疾首:我们的社会诚信何至于斯?其实并不奇怪。不是有一句名言叫“媒体是社会的良心”吗?相当一部分“良心”都天天花着纳税人的钱在造假,天天在权和钱面前奴颜卑膝“有偿陪侍”,出现毒奶粉有什么奇怪的。

    扯远了。既然媒体总想在我和韩老师之间找点故事,我就把以前写的一段文字拿出来晒晒。这是2006年4月出版的《像男人那样去战斗》的一个章节,注意看最后的几行字,说“良心”经常造假是有根据的。可以提醒一下各路有关人士的是,我在离开央视之后,除了“感谢”之外,从未在任何公开场合谈论过央视的人和事,一律拒绝回答有关问题,哪怕要得罪一些记者,被他们指责耍大牌。希望某些人不要误以为这样的客气是他们命里带的福气,大家都要遵守江湖道义,平平安安就是幸福。我当然不是在说韩老师。说真的,假如谈论我可以让他更受欢迎,我是很愿意的——无非是多看到些印刷版的三聚氰胺嘛。

    有兴趣看看我写过的三本书,请注意本博客左边的分类,最近正在逐步上传,届时会一并推出。

    

 

韩乔生

     假如用宅心仁厚来形容一个人的话,我会立即想到 韩乔生老师。这也是我们一起工作的同事对他的诚恳评价。

     他是前辈,但是对我们后进电视台的年轻人,从来没有欺负或看低一等。他待人宽厚,工作任劳任怨,生活乐于助人。偶尔他在工作的时候出了口误,我们也替他着急。他非常坦诚,没有老一辈的架子,经常跟我们交流。2002年世界杯,去韩国的路上,他非常认真地问我:健翔,你帮我出出主意。你说该怎么办,才能避免失误?

     我说:韩老师,你少说一半的话就行。结果他虽然非常努力,却没有完全做到。我觉得他在2002年世界杯的时候还是比原来变化了许多,这都是他认真准备的结果。唯一遗憾的是,有时他会被准备得太多的材料噎着。韩老师误认为自己准备不足,其实准备得太多了。说的时候想得太多,一句话想把三件事都放进去。我们希望他别出差错,别让观众说他。听到观众有不良反应的时候,真替他着急,也替他叫屈,因为他是那样勤奋、敬业,任劳任怨。

    刘建宏说过:我们对韩老师的敬仰有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这不是在开玩笑,因为韩老师绝对是有迷人人格魅力的一个人。雅典奥运会,他每天完成所有转播之后,又在新闻中心给北京一家报纸写专栏,写完之后大声朗诵给仍然在新闻中心坚持工作的同事。读完后,大家一乐,他也特别高兴,把邮件一发,高高兴兴地回到记者村睡觉。他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白天又参加转播。快50岁的人,精力之旺盛,令人感叹。

他是个热爱生活,又活得很细致的人。家中一尘不染,井井有条,小摆设、小装饰品的点缀无不显示主人的风格和品味。在台里,他是有名的大张罗,古道热肠,替同事们做了许多分外的事。

     至于《韩乔生语录》,那是网络时代的产物,把许多其他同行的口误都算成他的了。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而且体育解说和其他可录制节目的语言是不一样的,比赛进行成什么样都得说,没法修改,还无法提前准备,出口误是难免的。把众人的错误甚至经过胡编乱造全集中在一个人身上是不妥当的。我个人也犯过不少错误:有时候把名字叫错了,有时候舌头绕不过来了等等。

     不过,时间长了,大家会体会到韩老师的人格魅力,现在很多人喜欢他。他以一己之力扛过那么大的压力,我们都很佩服。假如哪个年轻人遇到困难,他是第一个打电话安慰的人。中卡风波后,韩老师第一个打电话给我,嘘寒问暖,对我表示关心理解和支持。网上传言我去凤凰卫视,第一个出来辟谣的也是他。(今注:没想到后来我还真的去了,呵呵

     有一年冬天,他忽然很严肃地找我说了一件事。原来,一家出版社找他,想出一本《韩乔生语录》。他觉得既然被人指责诟病这么多年了,不如干脆出本书,挨骂咱也挨出点儿效益来啊。他问我的意见。我们的交谈非常坦诚,我说这个问题不是简单一本书的问题,它产生的影响应该是综合的。我建议他问问妻子、儿子,看家里支持与否。他最终没有出这本书,他后来说我的建议是对的。

      2005年底,凤凰卫视《鲁豫有约》节目,要做韩老师的专访。韩老师特意让凤凰的人来采访我。专访中他还提起我在世界杯的时候建议他少说话,他说我们俩是同事中关系最好的之一。我们彼此尊重、坦诚,这种关系中,更多的应该是韩老师的胸怀决定了这个局面,我很尊重他。

       2004年夏天,韩老师跟我们一起去葡萄牙转播欧洲杯,开始的时候,他与刘建宏搭档组合,一起解说,而我与陶伟一组。后来因为正常的工作安排,考虑到交通、住宿等实际问题,韩老师与我搭档了几场。没想到网络上、媒体上竟然就出现了极为无耻的谎言、流言,说建宏跟韩老师在比赛解说中互相抢话,导致赛后爆发激烈争吵,甚至动起了手。我们在葡萄牙看到网上的这一则流言,既愤慨又觉得滑稽可笑。

 

 

      特别推荐《活体育》杂志第9期上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