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苏国刚
苏国刚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51
  • 关注人气:11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苍溪县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系列报道·苍溪中学篇

(2008-04-20 11:01:03)
标签:

教育

校园

文化

精神

高考

分类: 校园守望

苍溪县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系列报道·苍溪中学篇

      [转帖]   记者:任云军  来源:《广元日报》

 

    6月25日,2007年高考成绩终于出炉,苍中校园一片沸腾,捷报频传:

    苍中以不足全市十分之一的参考人数创下了重点上线212人(占全市三分之一),本科上线1057人(不含艺体)的骄人成绩;

    重点上线率和本科上线率,又一次在全市遥遥领先,继续居全市第一;

    文理科全市前10名,苍中占8人;

    单班本科上线率100%,居全市第一;

    高考的喜讯一个接着一个,祝贺声一声接着一声,苍中人的笑脸一个连着一个,心底的自豪一阵接着一阵:苍中又取得了胜利!人们纷纷把目光投向了苍中:一所山区县城中学,其高考质量能连续雄居全市第一,凭的是什么?在记者对苍中的深入采访中,找到了答案:

 

这里是爱的海洋

 

    热爱每一个学生,关怀每一个学生,呵护每一个学生,是苍溪中学一贯坚持的办学理念,是苍溪中学厚积百年的优良传统。在苍中,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来自学校和老师的慈爱、关怀。在爱的环境里,他们快乐地成长。

    高2008级2班学生张清艳,8岁那年患上了脊柱结核,进入苍中时,已经十分严重:脊柱严重弯曲,错位,随时都有断裂的危险。班主任李桂芳老师知道后,对她关怀备至,和班上的几位任课老师一起,商量解决张清艳的困难,并向学校领导作了汇报。在老师和学校的积极努力下,2005年,张清艳终于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功接受了治疗。

    2006年,张清艳又回到学校,领导和老师继续给予她热忱的关爱,免去了她在学校的一切费用,并多方争取资金,解决她的生活困难。由于生病期间缺课很多,老师们都牺牲休息时间耐心地给她补课。2007年5月,她被评为四川省“首届十佳中学生”。在县委、县政府组织的张清艳事迹报告文艺晚会上,张清艳动情地说:“我从小身患重病,父母又都离我而去,许多人都说我是个苦命的孩子;其实,我觉得我很幸福,在学校里,我一直被爱包围着,学校领导和老师,都给了我胜似父母的关怀。”

    老师们深深的爱心和无私的奉献,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因此学生与老师也结下了亲人般的深厚情谊。2007年3月,该校教师刘国勇患重症肝炎,需要换肝,学生们得知这一情况后,自发组织捐款,不到3个小时,捐款近十万,令社会震惊。许多记者采访学生时问,你们为什么要捐那么多?学生说:“老师们平时都像爱护子女一样关心我们,为我们呕心沥血,无私奉献;老师们有困难的时候,我们当然要竭尽全力。”

    苍溪中学的高考质量,之所以能居广元第一,正是因为,这里是爱的海洋!

 

这里有一群尽责、拼命的老师

 

    苍溪中学从来没有硬性要求教师坐班,但是,苍中的教师没有一个不是早上7点就到了学校,下晚自习后才回家。他们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全部交给了工作,交给了学生。苍中教师,每周只有半天休息时间,但仍有不少教师利用这个时间,义务辅导学生,培优补弱。

    张文副校长已经年过50,除了繁忙的行政工作,还担任了重点班的数学教学。早上六点刚过,你一定能看到他的办公室已经亮起了灯光;下午放学休息期间,他的办公室里总是挤满了学生;晚上11点,他还在办公室忙着批改作业,准备明天的讲课。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张校长办公室的灯光,成了学校一道感人的风景。

    李发武,特级教师,学校教科室主任。因为辛苦工作,积劳成疾,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仍然从早到晚,兢兢业业,除了完成教科室的工作外,还担任重点班班主任以及两个班的数学教学,每周唯一可以休息的半天,又为学生奥赛辅导。人们都说他将自己的一把骨头全部交给了苍中。

    敬业之风,奉献之风,洋溢在苍溪中学。金昌福、陈正文、侯启国、李奉林、牟光平、刘光福……自己的子女也在高三,可他们花在子女身上的精力,少于他们班上任何一个学生!车云勤、谭强、姚成、金怀伟、昝全德、李成林……把办公桌搬进了教室,与学生并肩战斗。何国强、李政明、秦阳、车群、杨燕……住进了学生宿舍,与学生同吃同住!

    苍溪中学,正是靠着这一群尽责、拼命的老师,把学生送向了成功,把学校推上了辉煌!

 

这里有一支团结协作的队伍

 

    团结协作,奋力拼搏是苍中的精神脊梁。

    这些年来,苍中一直坚持打整体战,各学科、各年级协调配合,统一安排,共同作战。教学上,信息、资源共享。

    该校校长苏国刚说:“让一个学生掉队,就意味着一个家庭的损失;让一个老师掉队,就意味着很多个学生和很多个家庭的损失,所以,苍中不允许一个掉队。”

    正因为不允许一个人掉队,苍中形成了老中青传帮带的优良传统。57岁的党委副书记郁友德执教30余年从来没有离开过讲台。如今,他的学生以及他学生的学生,又有很多人在苍中教书。他引导他们,帮助他们,毕生教育教学心得,毫不保留。年轻教师王莉,虚心向老教师求教,每次上课前总要听老教师的课,然后结合自己的思路精心备课,深入钻研教材,虽然是第一次教高三,但每次考试成绩在全年级名列前茅。

    正因为不允许一个人掉队,在班级管理上,班主任没有你班我班之分,老师没有班主任与科任教师之分。班主任自觉实行了楼层管理,一个班主任就是本楼层所有班的班主任。当有的班主任老师因开会、培训、学习,晚自习三四节不能到班时,几位科任教师会不约而同的来到班上,参与班级管理和辅导。

    正是因为有“传帮带”,正是因为打整体战,正是因为不让一个人掉队,今日的苍中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奋战的辉煌局面。

    苍中,正是凭这种精神才取得了连续多年的高考辉煌。

 

这里浸润着挑战极限、追求卓越的品质

 

    高2007级1班,50名参考34人上重点线,100%的本科上线率,这样优异的成绩摆在谁面前都会很满足。可班主任陈正文却遗憾地说:“可惜今年全市文理科状元没在我班。”

    长期以来,苍中教育教学质量的遥遥领先,培养了这所名校追求一流,追求卓越的品质。苍中的高考目标已不是每年考取多少人,而是如何让更多的学生走进北大、清华的校门。在苍中人的眼里,最好的成绩就应该出在苍中。

    为了追求卓越,邓国伟、宋海德、程荣、张勇图、贾全东、牛玉凯、莫玉立、阳勇、程建平、吕伟、花福林等等,苍中每一个优秀教职员工都在不断地制定更高的目标。并在培养尖子生方面已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方法。针对金波涛、文柯淞、梁鹄等同学基础较好但考试时发挥不出最佳水平这些问题,老师们多次找他们谈心,从思想上为他们减轻压力,从成绩上找补救措施,通过老师们的努力,他们在2007年的高考中分别取得了633、628、625的成绩。

    林明成,中学高级教师,从事补习班教学11年,先后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文章一百三十多篇。他所教的班级年年超省平好几十分。即使是这样,他并不满足,深钻考点、考纲,收集高考信息,分析高考方向,被大家戏称为“教授”,许多兄弟学校纷纷索要他出的试题。

    正因为在教育教学中,每一位苍中人不断地开拓奋进,追求卓越,苍中虽已走过百年辉煌的历程,但却依旧焕发蓬勃的生机,成为更多学生最衷情的选择。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苍溪中学这所百年名校,将永远高扬风帆,航行在时代的大潮中。

 

[本文来源:《广元日报》2007年7月12日第1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