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小“指挥家”

(2008-10-23 20:06:17)
标签:

育儿

步步

小小“指挥家”

小小“指挥家”

小小“指挥家”

小小“指挥家”

小小“指挥家”

小小“指挥家”

 

    音乐有一种魔力,她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不仅仅是一个文化载体,她更像是生活中一位不可或缺,亲密无间的朋友。妈妈在我没出来之前也曾经常给我听各种音乐,大概就是从那时起,我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吧。

    在我一个月多的时候,妈妈就让我趴在她肚子上,然后她自己很陶醉地大声唱歌,据说这样可以减肥,唉,我的妈呀,你还真信呀。可奇怪的是我居然乖乖地趴着,认真感受妈妈肚皮的上下起伏和倾听她的歌声。我妈窃喜:这不胎教还是有效果的吗,哈哈。

    不到两个月,还是奶奶先发现了,我不高兴或者情绪不好的时候,只要一唱《小燕子》,我就会很安静很安静地欣赏。这首歌也成了奶奶安抚我的保留曲目。

    从那以后,大家都知道了我的这一兴趣,于是乎所有抱我的人,都成了业余歌手。夏天需要一大早就出门晒太阳,阿姨来不了,妈妈成了这项工作的主力,可抱着我遛弯儿也就是体力活,何况那时候我还不到20斤,应该是件很easy的事。可妈妈每天回到家都累的像给周扒皮义务劳动了一天一样。原因何在,因为她必须不停地锻炼肺活量,给我大声唱歌呀。哈哈哈。从《小蜜蜂》《蓝精灵》到《阿童木》,再不行就唱《隐形的翅膀》《月亮代表我的心》,曲风和节拍的改变都不要紧,关键是要不停地唱就可以了。奶奶的《小燕子》重复多次后效果明显不如从前,奶奶与时俱进,发展到了《种太阳》《鲁冰花》。爸爸的两首保留曲目是《我爱北京天安门》和《love song》,两首歌差别这么大,效果居然相同,纳闷儿啊。还有更纳闷儿的事儿就是,大家发现我居然会打拍子,而且大部分是准确的。

    六个月以前,我只能平躺着,听到音乐立即做四肢运动,绝对很消耗体力。现在我能站了,听到欢快的歌曲,我会用腿打节奏,两条腿一蹬一起,貌似在跳舞了呢。

    也许节奏感和对音乐的喜爱是与生俱来的,大部分的小朋友都和我一样,对音乐有天然的领悟。这也是为什么我在开头说音乐更像是一个亲密无间的朋友。

    奶奶说让我3岁开始学钢琴,希望到时候我还像现在一样对音乐着迷吧。不过爸爸说过,希望让我按自己的兴趣生活,他们不会强求我学什么,过多少级,他们希望的是我能从音乐的海洋中找到自己想要的快乐。将来在我的人生路上,无论是快乐悲伤时都能有音乐作为我分享或宣泄的对象,就像一个不可或缺的,亲密无间的朋友一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写在我的十月
后一篇:金秋拾趣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