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分数连除、乘除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2009-11-16 13:55:37)
标签:

杂谈

    本节课在教学分数连除、乘除混合运算例6之前,我加入了一题复习题:每盒果汁4升,每杯可装2升,3盒果汁可以倒满几杯?学生独立完成后,我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学生在表达时注重了学生的数学语言的表达。之后再出示例6,让学生进行比较,班上的部分学生能找到:1、复习题与例6之间只是把的整数变成分数;2、解题思路没变,解题方法一样。这时,我又连问:“例6有几中解法?与复习题有区别吗?”学生答后,独立完成。其实这时学生的思维已经被教师圈死了,成绩差的学生,经过老师这一总结,根本就不动脑筋,直接看着黑板上的板书,把整数变成分数一下子列出算式来,对与算理就没再想了。

    其实,我安排复习题的意图是让学生明白分数应用题与整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是一样的,知识信息中的数据变了。但是由于教学环节的安排,使得复习题的功效没有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反而使部分学生的思维没能得到锻炼。如果把复习题的与例6的对比这一环节放在学生独立做完例6后再比较,效果就不一样了。我在另一个班是这样上的,学生在做例6时,边做就边发现了与复习题的关联,而且在这里每一位学生都在动脑筋思考,效果明显要强于前一节课。

    通过本节课在两个班的不同教学,让我更清楚的发现,一节课,要有好的教学设计,更要有合理的教学安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