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姓,嬴yínɡ,
(嬴季簋)
(嬴雷德鼎)
(嚣伯盘)《说文·女部》:“嬴,帝少皞之姓也,从女羸省声。”黄帝之子少昊氏为赢姓。贏yínɡ,《說文》:“贏,有馀贾利也,从贝
声”,段玉裁注“当云从贝
,
者,多肉之兽也,故以会意”。
,
,象形字断开(如龍),或谓“驢”的本字(天上龙肉,地下驴肉)。由多肉兽转指馀、满,《荀子·非相》:“與世偃仰,緩急嬴絀。”杨倞注:“嬴,餘也。”胜过,《逸周书·常训》:“六極不嬴,八政和平。”朱右曾校释:“嬴,讀爲贏,過也。”《史记·苏秦列传》:“困則使太后弟
穰侯
爲和,嬴則兼欺舅與母。”司马贞索隐:“嬴,猶勝也。”担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史传》:“然史之爲任乃彌綸一代,負海内之責,而嬴是非之尤,秉筆荷擔,莫此之勞。”
姓,《说文·女部》:“嬴,帝少皞之姓也,从女羸省声。”段玉裁注:“按秦、徐、江、黄、
郯、莒,皆嬴姓也。”《史记·赵世家》“夫自中衍者皆嬴氏也”,中衍,嬴姓,是伯益长子,大廉的玄孙。《急就篇》等谓,伯翳(伯益)辅佐舜帝,主持畜养,赐姓嬴。周考王使伯益后裔秦非子畜养马汧渭之间,马大蕃息,因分土为附庸,已于秦,使续嬴氏之祀,号曰嬴秦后,指秦国或秦王朝,宋刘炎《迩言》:“嬴秦君尊臣卑,及其終也,君亦自卑。”
泰山嬴县,故城在今山东省莱芜市西北,《左传·哀公十五年》:“公孫宿以其兵甲入于嬴。”杜预注:“嬴,齊邑。”《孟子·公孙丑下》:“孟子自齊葬於魯,反於齊,止於嬴。”焦循正义:“嬴,齊南邑。”《古今图书集成·氏族典》谓,河间(今河北河间)有嬴水,故为瀛洲,为赢姓所居之地。
姒姓,《史记·夏本纪》:“禹爲姒姓。”《通志·氏族略三》:“姒氏,伯鲧之姓。鲧为尧崇伯,赐姓姒氏,其子禹受舜禅为夏家,至桀而绝。杞国为姒姓之后,王莽时,封夏后辽西姒封为章功侯。”相传禹子母吞薏苡而生禹,因姓姒。帝乙归妹,收夏裔女子为妹,嫁文王,因出姒国而成分“太姒”,生周公等。《急就篇》谓少昊子台骀封于诸汾川,其后有沈、似、蓐、黄等国,其后以国为姒。
《尔雅·释亲》“娣妇称兄妻为姒妇”,妯娌间兄妻为姒而弟妻为娣,相谓亦曰姒,《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伯石始生,子容之母走謁諸姑曰:長叔姒生男。”杜预注:“子容母,叔向嫂,伯華妻也。兄弟之妻相謂姒。”
称姊为姒,汉刘向《列女传·鲁公乘姒》:“魯公乘姒者,魯公乘子皮之姒也。”同夫诸妾称长者曰姒,幼者曰娣。《尔雅·释亲》:“女子同出,謂先生爲姒,後生爲娣。“以”字《说文》作“㠯”,《说文》:“㠯,用也,从反巳。贾侍中说:巳,意巳实也。象形。”
反巳为㠯,加人为“以”,有处置、使用义。段注:“用者,可施行也。凡㠯字皆此训。”长姊、长嫂为管事处事者,故“姒”从女以以声。
北魏改姒先氏、渴侯氏为姒氏。
妫姓,http://pic.guoxuedashi.com/ziyanbian/4108.gif(王仲妫簋)。嬀ɡuī,《说文》:“嬀,虞舜居妫汭,因以为氏。从女为声。”“爲”以猕猴形表示动作多,水多隈曲象多动,故“嬀”从女爲声。妫水在山西永济县南,源出历山,西流入黄河。《尚书·尧典》:“釐降二女于嬀汭,嬪于虞。”孔传:“舜爲匹夫,能以義理下帝女之心於所居嬀水之汭,使行婦道於虞氏。”杜預注《左傳》云“水之隈曲曰汭。”孔颖达疏:“嬀水在河東虞鄉縣歷山西,西流至蒲坂縣南入於河。舜居其旁。”一说“妫、汭”皆水名。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河東)郡南有歷山,謂之歷觀,舜所耕處也,有舜井,嬀汭二水出焉。南曰嬀水,北曰汭水……異源同歸,渾流西注,入於河。”
姓,舜居妫汭,其后因以为氏。春秋时,陈国为妫氏,见《史记·陈杞世家》。汉有妫昌,见《汉书·王莽传中》。《史记·陈杞世家》:“至于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后,得妫满,封之于陈。”周武王时有虞遏父为陶正,封其字子妫满为陈侯,复妫姓以封虞帝(舜)之祀,是为胡公满。嬀女,指春秋时息侯夫人息妫。《左传·庄公十四年》载,楚文王灭息(信阳息县),虏息妫归,生堵敖及成王。传说息妫以国亡夫死之痛,不与文王言语。宋秦观《寄新息王令藏春坞》诗:“無言嬀女今焉在,桃李相傳恨未窮。”
妘姓,http://pic.guoxuedashi.com/ziyanbian/21307.gif(说文·女部),妘yún,《说文》:“妘,祝融之后,姓也。从女云声。籀文妘从員。”《急就篇》等谓,上古高辛氏(帝喾)时火正祝融之后,陆终氏第四子求言为妘姓,封于檜,今河南密县东北,其后别封邬、路、偪陽、凡等四国,皆妘姓,均为春秋时卫国采邑。《左传·襄公十年》:“偪陽,妘姓也。”郑玄《诗谱·桧谱》:“祝融氏名黎,其后八姓,唯妘姓檜者处其地焉。”
《万姓统谱》谓妘为嬴姓分出,传为祝融之裔封于罗(今湖北宜城),号妘子,其后有妘、郧、芸、䢵氏。火焰、烟火如云飘动,故“云”从女云声,或多用于女子名字。
姞姓,http://pic.guoxuedashi.com/jgwjw/34360.gif(遣卣),姞jí,《说文》:“姞,黄帝之后百䱔姓,后稷妃家也。从女吉声。”姞即吉,”《说文》吉训善,士口为“吉”,羊(祥)言(誩)为“善”,皆以口(言)善表示美善之义。
甲骨文“吉”作
前七•一六•四,陈列兵器(
)于台(口)以保平安吉祥。姬姓男娶姞姓女,吉祥多子,故“姞”从女吉声。
《国语·晋语》等谓,黄帝之后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其一为姞,裔孙伯鯈(䱔)tiáo,周时封于南燕。《通志·氏族略》:“姞,氏,史记姞氏为后稷原妃。南燕、密须(甘肃灵台)皆姞姓之国,后改为吉氏。”《左传·宣公三年》:“吾闻姬姞耦,其子孙必蕃。姞,吉也,后稷之元妃也。”杜预注:“姞姓之女为后稷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