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戚”的构字理据

标签:
亲戚父亲母亲休戚与共字形 |
分类: 课程材料及讨论 |
“亲戚”的构字理据
万 献
初
现在说“亲戚”,一般就是指伯伯、姑姑、舅舅、姨妈等所有跟你有关系的亲人,但是这个概念古今是有很大差别的。先秦“親戚”,是指与自己有血缘或婚姻关系的人,《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昔周公弔二叔之不咸,故封建親戚,以屏藩周。”
,金文
。
,大斧类兵器。戚小于戉,其刃蹙缩,故后从尗聲,“尗”是豆粒,“尗、叔”有小义。《诗·大雅·公刘》“弓矢斯张,干戈戚扬”,毛传:“戚,斧也;扬,钺也”。陶渊明《读山海经》:“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由刃蹙缩靠近引申有亲近、亲密义,《孟子·梁惠王下》:“國君進賢,如不得已,將使卑踰尊,疏踰戚,可不慎與?”《列子·力命》:“管夷吾、鮑叔牙二人相友甚戚。”进而指关系近的亲属、亲戚,《吕氏春秋·论人》:“何謂六戚?父、母、兄、弟、妻、子。”《史记·秦本纪》:“法之不行,自於貴戚。”再由刃蹙缩表示心情郁积,有忧愁、悲伤、愤怒等词义。《论语》“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小人心胸狭窄。亲戚是心理感觉亲近,“親戚”又加心旁作“親慼”,《隶释·汉小黄门谯敏碑》:“寮朋親慼,莫不失聲,泣涕雙流。”
亲戚,含血亲和姻亲,孔颖达谓:亲指族内,戚言族外。亲,主要指血缘关系,狭义指父母亲,扩展指上几辈父母、下几辈儿孙,即直系亲属(血亲),主要父系亲属。戚,主要指婚姻建构关系,有“外戚”之说,即非直系亲属(姻亲),母系亲属为主,舅舅、姨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