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让思想富起来
(2009-03-28 11:48:41)
标签:
杂谈 |
分类: 传媒乱弹 |
当被问到“你在做什么”时,第一位工人回答:“在砌砖啊!”第二位回答:“一小时赚10块钱!”第三位则回答:“我在建世界上最大的教堂!”
这个故事并未告诉我们,三位工人后来几年的境遇如何,但是,你认为会怎么样呢?极有可能是这样的:头两位依然是个建筑工,因为他们缺乏远见,也不尊重自己的工作,在他们背后没有任何力量推动他们迈向更大的成功。但是,那位想着自己正在建造一座大教堂的人,绝不会永远砌砖头。也许,他会成为一个工头、一个承包商或一个建筑师,他会取得进步。为什么呢?因为,思想使一切变成了可能。第三位工人将自己的思想频道,转向自我发展的频道。
一个人的思想在积极工作,说明这个人具有潜能,足以担负起更大的责任。
人类最常犯的错误,就是在自身之外去寻找本来存在于自身之内的东西。而人们面对成功所犯下的错误也往往如此。就像真正使人们快乐的源泉已存在于人们自身一样,成功的潜能就潜伏在你的体内。
成功是一种心态。别人夺不走的真正的财富,就深藏在你的内心之中。我们必须在物质生活变得富裕之前,先让思想富起来;在获得生活的成功之前,必须先拥有成功的心态。
当然,每个人的生财之道各不相同,影响每个人的外部环境也各自不同,它们是变化不定的,没有确保每个人都取得成功的秘诀。但是每一则成功的故事里,都存在着一个通用的法则,那就是拥有“想大做大”的思想。
一种新的自我设想会确立一个新的目标,而一个新的目标会导致一种新的人生。
对于服务业来说,有回头客的生意才能持续获利,起初的几桩生意通常赚不到多大的利润,顾客以潜在的消费能力照顾你以后的生意,才是对你真正的支持。不能光看他今天买多少东西。
尊重顾客的价值,才能使他们常来常往;藐视顾客的价值,会把他们送到别处去。
记得有一次,我拉一个朋友去一个北京很大的超市购物,他死活不去。问他为什么,他给我讲了他在这个超市的一次遭遇。
“那天我到这家超市买东西,当时我没带太多钱,所以我选择东西时很注意标价。我挑了一袋卫生纸,标价是18元,我感觉很便宜,就决定买了。可到了收款台,收银员说22元钱。我当时很生气,质问她为什么,收银员说是工作人员忘了把价格标签换下来,我看到的是促销价。我努力向她解释,我说如果是22元钱的话,我就会选择别的牌子了。对于我的解释她置之不理,只说要我付22元钱。我不想在那儿出丑,就付了钱,但我发誓再也不会去那儿购物了。”朋友讲的这个故事,是一个说“目光短浅”的实例,收银员只看到了几块钱,却看不到我这位朋友一年要在这儿花费几千元。
上等人开车穿过贫民区时,往往只看到落魄、蹒跚、烂醉如泥的流浪汉,少数心理学家却从他们身上发现了重新做人的愿望,因此,他们成功地挽救了许多人。
成功的基本原则就是:一个人目前拥有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打算获得多少。我们在世界上的价值相当于我们为自己预定的价值。
一个在一家大企业当人事部经理的朋友对我说:“我们向招聘单位推荐求职者时,最看重的是他们对目前工作的看法。如果求职者处在不太如意的环境中,却依然重视目前的工作,就常常能打动我们。”
为什么?理由很简单:如果求职者认为目前的工作很重要,他也有可能以下一个工作为荣。
你心中想什么样,你就是什么样,你的思想力量引导你走向你想去的地方、想达到的境界、想拥有的一切……这是真实的。如果你把自己想得很懦弱、很贫穷,你就会是弱小和贫穷的。如果你想像你是次等的人物,你便注定是个平庸者。
成就你希望的事情的关键,在于对自己有积极的想法。你的行动是别人判断你能力的惟一真实的依据。为什么有人会一辈子踯躅不前?答案很明确:是他们的思想使他们原地踏步。
最棒的营销是从大思维上开始,如果一个人不从思维上营销,不将自己最美好的东西先给别人,那么你一生的财富便永远无法变成金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