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马诗稿】七绝戊戌立秋日

标签:
顾宝兴顾马画马名家立秋诗词戊戌立秋 |
分类: 青词绿章 |
七绝
作者:顾马
雪藕新丝旧翠茫,
暑云蝉唱叠声凉。
上原野径随秋意,
小院东篱待菊黄。
是日,戊戌立秋节。亥时。暑去凉来。梧桐叶落而秋。园外树梢蝉唱秋声,多日酷暑不知何时消退,园内荷花有几叶枯黄。里墙边菊花也不知何时能崭露。等吧!
注释:
一.雪藕。嫩藕色白。
二.蝉唱。蝉声。
1.清朱中楣《千秋岁别横波龚年嫂南归》词:“风移蝉唱杳,雨滴梧声碎;方信道,离怀未饮心先醉。”
立秋的来历
立秋节,也称七月节。周代是日天子亲率三公六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并举行祭祀少嗥、蓐收的仪式(见《礼祀·月令》)。汉代仍承此俗。《后汉书·祭祀志》:“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车旗服饰皆白,歌《西皓》、八佾舞《育命》之舞。并有天子入圃射牲,以荐宗庙之礼,名日躯刘。杀兽以祭,表示秋来扬武之意。”到了唐代,每逢立秋日,也祭祀五帝。《新唐书·礼乐志》:“立秋立冬祀五帝于四郊。”宋代,立秋之日,男女都戴楸叶,以应时序。有以石楠红叶剪刻花瓣簪插鬓边的风俗,也有以秋水吞食小赤豆七粒的风俗(见《临安岁时记》),明承宋俗。清代在立秋节这天,悬秤称人,和立夏日所秤之数相比,以验夏中之肥瘦。民国以来,在广大农村中,在立秋这天的白天或夜晚,有预卜天气凉热之俗。还有以西瓜、四季豆尝新、奠祖的风俗。又有在立秋前一日,陈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饮等风俗。
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立秋,七月节。 立字解见春。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从立秋起至秋分前这段日子称之为“长夏”。
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凉风至: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
白露降: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
诗《立秋》:“一叶梧桐一报秋,稻花田里话丰收。虽非盛夏还伏虎,更有寒蝉唱不休。”(左河水)
到了场秋雨一场凉,十场秋雨就结霜。”
食谱
生地粥:
[配方]
[做法]
[功效]
黄精煨肘:
[配方]
[做法]
以上食物同放入沙锅中,注入适量清水,置武火上烧沸,撇尽浮沫,改文火继续煨至汁浓肘粘,去除药包,肘、汤、大枣同时装入碗内即成。
[功效]
五彩蜜珠果:
[配料]
[做法]
[功效]
醋椒鱼:
[配料]黄鱼1条,香菜、葱、姜、胡椒粉、黄酒、麻油、味精、鲜汤、白醋、盐、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
[功效]
饮食
在养生学上,饮食是很重要的,那么立秋后在饮食上我们需要做哪些调整呢?
在饮食上要“增酸”
以增加肝脏的功能,抵御过盛肺气之侵入。下列食品可供选择:
1.
现代医学认为,苹果还能预防和消除疲劳,苹果中的钾能与体内过剩的钠结合,并使之排出体外。食入过量盐分时,可吃苹果来帮助排除,所以吃苹果或饮苹果汁对高血压患者有益。
2.
3.
4.
5.
6.
要按照《黄帝内经》提出的“秋冬养阴”的原则
也就是说,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以防秋燥伤阴。下列饮食可供选择:
1.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