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个冬天,江南无处不梅花作者:顾马

(2018-10-26 12:48:33)
标签:

顾宝兴

顾马

画马名家

诗人江南梅

江南梅

分类: 如歌行板

这个冬天,江南无处不梅花       

作者:顾马

 

这个冬天,江南无处不梅花作者:顾马

    悠悠千古,词人也罢,吹笛郎也好,已然逝矣,人终究活不过你这一剪梅花儿。你的生命竟然如此多情,百花丛中,唯有你在冷风里凌寒傲雪,众香国里,唯有你的清香将岁月弥漫。人们叫你青梅,早梅,腊梅,寒梅,春梅,白梅,墨梅……。诗人江南梅在今天凌晨3点多也凋零了。

   这个冬天,江南将无处不梅。

   认识江南梅可以追溯到2004年的海*子诗歌专场朗诵会。一帮喜欢朗诵的朋友每年都要在海*子忌日时聚在一起读海*子诗歌。诗人江南梅喜欢海*子,写了很多关于海*子的文字,朋友说她是个诗人。那次读了海*子的诗也读了很多纪念海*子的文字,江南梅的《写给海*子》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从这次晚会起,我开始关注江南梅的一些文字,有了和她稍微深入点的交流。

   在往后的日子里。江南梅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羸弱。好像生病是她生活中的一件经常发生的事,说不好什么时候她就住院或打吊针去了。想像中的她,风一吹就会左右摇晃。是一个典型的江南女子。她的声音纤细,性格却非常坚毅。尤其她说到和诗坛上特殊事件争论时所表现出来的决绝,叫我欣赏不已。

   江南梅的诗歌是当今诗坛中处于这一独自存在状态中的娇娇之一,说她处于独自承载的状态,不仅是由于她的一本书,诗集就是以《独自存在》为名。而且尽管它与处于主流与准主流状态的一些诗人来往甚密。也经常在一些论坛上活跃。但她的诗歌很少见于主流诗刊诗选,也很少见于以诗为唯一意图的各种江湖刊物。说她是娇娇者。只是因为她的诗。虽然很少被那些主流世人所推崇或很多正在主流边缘挣扎的江湖诗人们所熟悉。但却在真正爱诗的人们中广为传阅、欣赏和阅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我想应该跟江南梅独特的写作风格有着直接的关系。江南梅的诗歌风格。可能更接近于传统风格是传统风格上的一种发展,与中国深厚的古典文学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一定要有一种风格的属于来界定的话,江南梅的风格,应该是古典主义或者新古典主义。让广大的阅读者可以很容易的见到它,而且可以触摸它,所以才容易接受它。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认识江南梅的诗歌对寻找中国诗歌重归重归于广大阅读者之路。有着很重要的借鉴价值。

   虽然认识了江南梅,也有她的微信,半年前还常常活跃在我的一个微信群里。好多次我和文友小友想去探望病重的她,可皆被江南梅老师婉拒了。遗憾此生再无相见。行文至此。我才感觉诗坛失去了一位极为优秀的诗人。江南梅一路走好,佛国只有清净。

 这个冬天,江南无处不梅花作者:顾马

江南梅,原名余昭昭。作家,诗人。生于1964年,宁波一家媒体副刊主编。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兼涉散文、小说及报告文学。迄今为止,已在《人.民.文学》、《诗刊》、《南方.周末》、《文学界》、《读者》等国内外文学刊物发表诗歌作品三百余首,散文及其他作品两百余万字。出版有诗集《江南梅萼》,散文集《今夜的月光》,《你是我的天籁》等。


人生至此

 作者:江南梅

 

人生至此,锣鼓声渐歇,

对镜卸妆后,

悲喜痴,不再记得别人的故事。

也不吟风,也不弄月,

独角戏的前生是一枚叶子,

就像白云不懂季节,它只要一潭静水,

舞给自己看。

人生至此,尘衣已然半旧,

喝隔夜的茶,在老树下跌坐,

若有人来,

问路,或打探过往尘事,

就不语,只拈一朵花,

对他微笑。

 

为谁守诺一生

作者:江南梅

再没有任何一个爱情故事象《廊桥遗梦》一样让我感动和忧伤。

美丽的青草地古老的廊桥,还有那个小小的厨房和白兰地伴着的烛光。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起程的呢?那些漂泊又漂泊的寻觅,那些等待又等待的盼望,他们跋涉了万千风尘的爱情,终于在迟了多年以后于这里相遇。不要前生也不需来世,仅仅四个日夜,他们就完成了一首千古绝唱。但从此后,独行者依旧独行,苦守者依旧无望地守候。

有过一首诗,诗题叫《为谁守诺一生》。这让我的思想集中起许多的海誓山盟。但倘若没有“诺言”,又何来“守诺”的甜蜜与无奈?

廊桥的弗郎西丝卡是没有承诺的,漂泊而来的牛仔也没有任何承诺,但他们从此在以后的漫长岁月里,彼此觉悟而执着地守着对方的名字。谁都知道不会有“再见”,不会有“重逢”,然而谁也不愿放弃那个遥遥无期的梦。

我相信我是到过廊桥的,我相信我曾经是草场上的一匹马或者廊桥边的一棵树,是那份美丽而忧伤的爱情的见证。否则我不会对那个很久以前的遥远而陌生的农场,产生如此深切的故园般的怀想;不会不可改变地固守一份美好的情怀,并一次次被孤独击伤。

我不知道廊桥以后,还会不会再有更纯粹更无奈的爱情故事。我时常忧郁地想:还有多少为爱而爱的爱?还剩下多少仅仅倚着自己的爱情,而绝望地守候另一份爱情的人?我丝毫不认为这个世界缺少故事,我只是怀疑因为社会的过于进步,已使爱情成为包装精致的礼品,可以随意地拿来送人。

但还是想起一支美好的歌:“千年等一回,我无悔……”;想起同样美好的另一首诗:“等着吧,等到白雪飘飘等到酷暑难挨,等到所有等待的人都不再等待……”。这些都是真诚而又热烈的情感,这些都是朴素而又美丽的表白。一想到人世间还有这样多美丽的歌和美丽的诗活着,我的心又渐渐温暖起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