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顾马诗稿】七绝戊戌立秋感怀作者:顾马

(2018-08-07 10:04:18)
标签:

顾宝兴

顾马

画马名家

立秋诗词

戊戌立秋

分类: 青词绿章

【顾马诗稿】七绝戊戌立秋感怀作者:顾马

七绝  戊戌立秋日

作者:顾马

雪藕新丝旧翠茫,

暑云蝉唱叠声凉。

上原野径随秋意,

小院东篱待菊黄。

是日,戊戌立秋节。亥时。暑去凉来。梧桐叶落而秋。园外树梢蝉唱秋声,多日酷暑不知何时消退,园内荷花有几叶枯黄。里墙边菊花也不知何时能崭露。等吧!

注释:

.雪藕。嫩藕色白。

  1.元张雨《避暑图》诗:雪藕冰盘斫鲙厨,波光帘影带风蒲。”

  2. 元周霆震《冰盘雪藕》诗:清彻冰盘压蔗浆,酒酣雪藕近华堂。”

.蝉唱。蝉声。

1.清朱中楣《千秋岁别横波龚年嫂南归》词:风移蝉唱杳,雨滴梧声碎;方信道,离怀未饮心先醉。”

 【顾马诗稿】七绝戊戌立秋感怀作者:顾马


立秋的来历

立秋节,也称七月节。周代是日天子亲率三公六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并举行祭祀少嗥、蓐收的仪式(见《礼祀·月令》)。汉代仍承此俗。《后汉书·祭祀志》: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车旗服饰皆白,歌《西皓》、八佾舞《育命》之舞。并有天子入圃射牲,以荐宗庙之礼,名日躯刘。杀兽以祭,表示秋来扬武之意。到了唐代,每逢立秋日,也祭祀五帝。《新唐书·礼乐志》:立秋立冬祀五帝于四郊。宋代,立秋之日,男女都戴楸叶,以应时序。有以石楠红叶剪刻花瓣簪插鬓边的风俗,也有以秋水吞食小赤豆七粒的风俗(见《临安岁时记》),明承宋俗。清代在立秋节这天,悬秤称人,和立夏日所秤之数相比,以验夏中之肥瘦。民国以来,在广大农村中,在立秋这天的白天或夜晚,有预卜天气凉热之俗。还有以西瓜、四季豆尝新、奠祖的风俗。又有在立秋前一日,陈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饮等风俗。

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就是指暑去凉来。立秋,七月节。 立字解见春。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从立秋起至秋分前这段日子称之为长夏

 

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凉风至: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顾马诗稿】七绝戊戌立秋感怀作者:顾马



白露: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顾马诗稿】七绝戊戌立秋感怀作者:顾马


寒蝉鸣: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顾马诗稿】七绝戊戌立秋感怀作者:顾马


诗《立秋》:一叶梧桐一报秋,稻花田里话丰收。虽非盛夏还伏虎,更有寒蝉唱不休。左河水

到了场秋雨一场凉,十场秋雨就结霜。

 

食谱

生地粥:
  [配方] 生地黄25克,大米75克,白糖少许。
  [做法] 生地黄(鲜品洗净细切后,用适量清水在火上煮沸约30分钟后,滗出药汁,再复箭煮一次,两次药液合并后浓缩至100毫升,备用。将大米洗净煮成白粥,趁热加入生地汁,搅匀食用时加入适量白糖调味即可。
  [功效] 滋阴益胃,凉血生津。本方还可做肺结核,糖尿病患者之膳食。

黄精煨肘:
  [配方] 黄精9克,党参9克,大枣5枚,猪肘750克,生姜15克,葱适量。
  [做法] 黄精切薄片,党参切短节,装纱布袋内,扎口;大枣洗净待用。猪肘刮洗干净入沸水锅内焯去血水,捞出待用。姜、葱洗净拍破待用。
  以上食物同放入沙锅中,注入适量清水,置武火上烧沸,撇尽浮沫,改文火继续煨至汁浓肘粘,去除药包,肘、汤、大枣同时装入碗内即成。
  [功效] 补脾润肺。对脾胃虚弱,饮食不振,肺虚咳嗽,病后体弱者由为适宜。

五彩蜜珠果:

[配料] 苹果1个,梨1个,菠萝半个,杨梅10粒,荸荠10粒,柠檬1个,白糖适量。
  [做法] 苹果、鸭梨、菠萝洗净去皮,分别用圆珠勺挖成圆珠,荸荠洗净去皮,杨梅洗净待用。将白糖加入50毫升清水中,置于锅内烧热溶解,冷却后加入柠檬汁,把五种水果摆成喜欢的图案,食用时将糖汁倒入水果之上,即可。
  [功效] 生津止渴,和胃消食。

醋椒鱼:
  [配料]黄鱼1条,香菜、葱、姜、胡椒粉、黄酒、麻油、味精、鲜汤、白醋、盐、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 黄鱼洗净后剞成花刀纹备用,葱、姜洗净切丝。油锅烧热,鱼下锅两面煎至见黄,捞出淋干油;锅内放少量油,热后,将胡椒粉、姜丝入锅略加煸炒,随即加入鲜汤、酒、盐、鱼,烧至鱼熟,捞起放入深盘内,散上葱丝、香菜;锅内汤汁烧开加入白醋、味精、麻油搅匀倒入鱼盘内即可。
  [功效] 健脾开胃,填精,益气。

饮食

在养生学上,饮食是很重要的,那么立秋后在饮食上我们需要做哪些调整呢?

在饮食上要增酸

以增加肝脏的功能,抵御过盛肺气之侵入。下列食品可供选择:

1.   苹果:中医认为,苹果具有生津、润肺、除烦、开胃、醒酒等功用,对消化不良、气壅不通者,可榨汁服之。

现代医学认为,苹果还能预防和消除疲劳,苹果中的钾能与体内过剩的钠结合,并使之排出体外。食入过量盐分时,可吃苹果来帮助排除,所以吃苹果或饮苹果汁对高血压患者有益。

2.   葡萄:性味甘、酸,鲜食酸甜适口,生津止渴,开胃消食,但脾胃虚弱者不宜多食,食多令人腹泻。

3.   杨桃:性味甘、酸、平,其果能生津止渴。秋天若患风热咳嗽,可把杨桃洗净鲜食;若患小便热涩,用鲜杨桃23个,洗净切碎、捣烂成汁,温开水冲服,日服二次;若患咽喉肿痛,将鲜杨桃洗净生食,日23次,每次12个。但本品多食伤胃,尤其是平素脾胃虚寒者更要少食。

4.   柚子:性味酸、寒,可除胀、化痰止咳、健胃消食、消肿止痛,适用于胃病、消化不良、慢性咳嗽、痰多气喘等症。柚子以含维生素C丰富而着称,有益于心血管病及肥胖病患者。柚子所含的有机酸,大部分为枸橼酸,而枸橼酸具有消除人体疲劳的作用。

5.   柠檬:味极酸,具有生津、止渴、祛暑、安胎等功用,柠檬酸是各种水果中所含有机酸最多而命名。高血压、心肌梗塞患者常饮柠檬饮料,对改善症状大有益处。

6.   山楂:性味酸、甘、微温,有散瘀、消积、化痰、解毒、活血、提神、清胃、醒脑、防暑、增进食欲等功效,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十多种疾病都有显着疗效。

要按照《黄帝内经》提出的秋冬养阴的原则

也就是说,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以防秋燥伤阴。下列饮食可供选择:

1.   银耳:又称白木耳,是一种有补益作用的名贵补品。其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具有补胃、润肺生津、提神、养胃、益气、健脑等功效,常用来治疗虚劳咳嗽、痰中带血、老人身体虚弱、消瘦、食欲不好等症,与黑木耳比,其性偏凉、养阴生津作用比黑木耳强。

2.   :性寒、味甘,有润肺、消痰、止咳、降火、清心等功用,适用于秋燥或热病伤阴所致的干咳、口渴、便秘,以及内热所致的烦渴、咳喘、痰黄等。

3.   芝麻:性味甘平,有养阴润燥、补肾益脑、止咳平喘之功,适用于阴液不足所致的肠燥便秘,皮肤干燥及肝肾精血不足所致的眩晕,头发早白、腰膝酸软。

4.   :性味甘凉,是止血、生津的良药,富含淀粉、钙、磷、铁及多种营养素,尤其是含维生素C最多。

5.   菠菜:性味甘凉,能滋阴润燥,养血止血,通利肠胃,可用于津液不足之口渴欲饮、肠燥便秘、贫血等。

6.   豆浆:是将大豆浸泡,磨为汁,滤去渣,经煮熟而成。性味甘平,功能补虚润燥,清肺化痰。常用于久病肺虚咳嗽及痰火哮喘。

7.   鸭蛋:味甘咸,性凉,功能滋阴、清热,可用于阴虚所致的咳嗽痰少,咽干痛,以及肺胃虚热所致的口渴、痰咳、便干等症。

8.   蜂蜜:既是滋补佳品,又是治疗多种疾病的良药,蜂蜜含果糖39%,葡萄糖34%,这两种单糖均能直接供给热量,补充体液,营养全身。对于津液不足诸症,脾胃阴亏或气虚所致的胃脘疼痛等均有一定疗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