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活"系列《半园闲话》
万籁鸣的往事
作者:顾马
童话故事《神笔马良》曾经影响了好几代人,被译为多国文字,并被收入小学的课本中。把这篇著名的童话故事改编成小人书的人,就是我国动画电影创始人、世界著名导演万籁鸣先生。
万氏兄弟——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在1941年完成了中国、同时也是亚洲的第一部动画片《铁扇公主》,开启了动画事业的新篇章。甚至连日本的动漫之祖手冢治虫也是因为受了这部动画片的深刻影响,才开始进入动漫的。1988年,手冢治虫来中国访问,拜见了万籁鸣先生,他说:“我是看了你的《铁扇公主》动画片,我才弃医从事动漫创作,也才有后来的《铁臂阿童木》。”

上世纪60年代,中国的动画片到达了顶峰期,出现了《大闹天空》和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等经典之作。动画片在我们那个年代已经很流行了,那时候看《大闹天空》和《神笔马良》这些动画故事,我每一次看都得津津有味,就像现在很多孩子非常喜欢看动画片一样。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当时正在为两位青年画家策划画展,想请万老帮忙。我来到华山路上的万老家,去二楼问万老:“您能不能帮个忙,我的两个年轻伙伴,他们要搞一次画展,希望万老您能够捧场。”这时候的万老已近90岁了,到了耄耋之年,但他还是很和蔼地一口答应:“好,没问题。”

后来那次画展开幕的时候,我便把万老请到现场观展。

还有一次,友人善聪兄庆生,想请海上的书画名家耆宿一起欢度。我亲自去了华山路万家,接上万老一起去政协礼堂宴会厅赴宴,他虽拄着拐杖,但精神很好。当时应野平、胡铁生、吴青霞、俞子才、赵宏本、钱行健、富华、曹简楼、吴长邺等海上书画界的老先生们都来了,齐聚在礼堂的会议室,开笔画画,为善聪兄庆生,整个气氛甚是热闹。

笔会结束时,万老向善聪兄招了招手,善聪兄赶紧轻轻的来到万老跟前,低头轻语地问:“万老有事吗?”万老说:“小沙,你过两个星期到我家来一次。”
那天宴会结束的两星期之后,我和善聪兄一起去了万老的家。万老说:“你们来了啊,来来来。”不一会儿,他从一叠宣纸堆里拿了一张画出来,我们眼睛一亮,只见画面上“孙悟空献寿桃”,上面写着:“天增岁月人增寿,善聪同志属正”。
我们两人很是开心,善聪兄说:“谢谢万老,您这么客气!”万老又说:“那天人多我没画,今天作为一个补偿。”

我们也常常会听万老聊起很多事情,聊起他年轻时候创作动画的过程,聊起他画的孙悟空。解放前万老曾经对电视剧《西游记》中的几个主要的人物做过造型设计,但后来孙悟空搬上荧幕的时候已经脱胎换骨了,电视剧情节从故事的兴趣味着眼,把孙悟空处理成了一个喜剧式的人物。结果万老选了《西游记》的第七回,反映了压迫者与被压迫者的尖锐的冲突与斗争。万老说起他曾经在《大闹天宫》录制后期配音时的场景,是战鼓咚咚、杀声震天。乐团的乐师们很卖力地演奏着打击乐器,发出了强烈而有节奏的巨响,这时候屏幕上出现了几百次的孙悟空,那天孙悟空好像变得格外的神采奕奕、勇猛矫健,他上面穿着鹅黄的上衣,大红的裤子,腰间系着虎皮短裙,脖子上还围着一条翠绿色的围巾,挥舞着金光闪闪的金箍棒,与脚踏风火轮的哪吒杀成一团,所以当时录音棚里锣鼓声越来越紧,好一场凶狠的厮杀。
当时他说:“用了一年多时间创作在纸面上的孙悟空,终于在我面前活龙活现地出现了。”因为几十年来,万老的内心一直渴望把孙悟空变成动画,所以他说:“我很少流泪,但那天我眼睛湿润了。”
我们听到这些故事都会为万老的执着、重情而心生敬畏。至今,万老离开我们也近20年了,但万老的和蔼可亲仍让我记忆犹新,他对自己的事业的执着我也钦佩不已,他一直都是我的榜样。
顾马口述编辑、马文友录音整理2017。4。19
文人“活”系列----《半园闲话》
2017年8月上海书展上将由上海书店出版社推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