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下午2:00时,由上海书画院主办,上海雯婕传媒集团协办
“2016上海书画院动物画名家邀请展”将于上海书画院展示厅开幕。
(上海市嘉定区华江支路566号)
总策划:丁一鸣
策划:沈小倩、徐旭峰、郑中荣
策划执行:顾马
学术主持:朱来扣

张根宝,1959年生于上海,字霁石,号大达,
国家一级美术师、工艺美术设计师,
中国国画院上海分院副院长,
上海市中西美术融合协会副主席,
中国致公党中央书画院理事,
上海书画院特约画师,
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
荣获“当代中华文化名家”等荣誉称号。
出版有《张根宝作品选》《当代中国书画名家系列·张根宝作品选集》《怎样画小动物·张根宝著》《花鸟画教程》《怎样画荷花·张根宝著》;入编出版《海派书画》《百年中国画家-当代卷》《新世纪中国名家经典作品集》《新中国十大优秀国画名家经典作品集》《当代中国画名家经典作品集》《工笔花鸟画教程》《画家必备花鸟摄影资料图库》等。十二生肖、彩丽书画二套作品被2010上海世博会征为特许品出版,2014年创作的榜书“蛟龙”首次在中国随“蛟龙号”远海深潜并被收藏。
持铭“厚古愛今,我在其中”,一些作品被国内外美术馆、大学、文物馆等单位及藏家珍藏。

锦毛鼠
闲时喜临书读画,以助常乐。虚谷和尚淡彩敷色、隽雅鲜活的松鼠我喜之;江寒汀色彩艳丽、形象生动的松鼠我爱之;杨村素雅机灵、栩栩如生的松鼠我钟之;近读张根宝色彩清雅、活泼可爱的松鼠更怜之。为此,我拜访了素有“锦毛鼠”雅号的张根宝,得知杨村乃江寒汀的门下,张根宝乃杨村的入室弟子,而江寒汀几可乱真的仿制虚谷的松鼠,原来四人乃一脉相承,只是笔墨随时代,每人画风中都渗进了自己所处时代的元素而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面孔而已,这也许就是时代进步的一种体现吧!

张根宝画的松鼠有传统的,有中西合璧的,也有创意的。《春华秋实》就很传统:古树屈盘,老皮张展;秋风黄叶,硕果恋枝,三只小松鼠犹如三口之家,找到了乐土。下枝上的公松树正回首欣赏自己绒绒的垂尾,上枝上的母松鼠俯首翘尾,全神注视着公鼠,幼松鼠依恋母亲,似在求助。它们似乎对果实不感兴趣,而在追求和谐的天伦之乐。画初看很平,再看略有感觉,三看便能嚼出味来。《果园累累》和《金秋沉香》很有中西合璧之味。《果园累累》整个效果是水彩画式的,但全用中国画大写意的笔墨来表现。葡萄叶面淡彩的、水渍渍的。藤蔓除主体部分显露之外,其余全为虚化,错落有致的紫葡萄轻明晶透,引人垂涎,画下方藤叶空间置两只左顾右盼的小松鼠,动静呼应,浓情顿出,且松鼠也是虚实结合。张根宝松住了小松鼠骨碌的眼睛来透视出小动物兴奋雀跃。而《金秋沉香》又以油画基调布局:一堵山墙,斑驳老痕。一枝桂花,俏伸墙边。几蔟花团,十步香馥。临风飘碎,桂影墙影齐下碧波,两只倒挂的小松鼠注视着镜花水墙,而又不敢冒然下去,松鼠那股机灵顽皮劲跃然上纸。张根宝大胆地用油画块面笔触及西画“黄金分割”之原理来表现,然又留有中国画墨韵变化之余地,令人耳目一新。作为艺术须入于法度而出于法度,只有这样才能“从心所欲不逾规”,方能称之为高格,张根宝是深谙这个道理的。张根宝之所以能较完满的将画上升到“洋为中用”的境界,这也许是得益于他学画出身科班。在学校里,中西画并举,素描、写生、构图……无一不学,之于如何活学活用,当看每个人的悟性了。

近来,张根宝创作的2.34米的长卷《十八松鼠闹春图》颇受人注目。画面也很简单:松鼠、海棠、山石而已,然内涵不浅。海棠正轻盈,淑态弄春晴,张根宝笔下的海棠胭脂点点,红随浪翻,有半含欲吐的,有嫣然一笑的,有婀娜多姿的……柔柯映碧,千钟风情,山石相倚,盎然生机。十八松鼠时而凌空飞跳、时而窃窃私语、时而回首舔尾、时而吊钩嬉戏、时而跳枝跃涧……千姿百态,其乐融融,构成了恬静幽美的大自然和谐的乐章。人道是言为心声,我问张根宝是否有笔吐心声之意,张根宝说得透彻:“人有亲情、友情和爱情,其实动物亦有之。人与动物是平等的,是和谐的。记得我的老师杨村为了画好松鼠,在家中养起了松鼠,平时喂以美食,细心饲养。松鼠颇有灵性,常搔首弄姿,做出逗人发笑的动作。只因为有了这一基础,才构成了生生不息的大千世界。作为大千世界中的一员,我理当颂之,美之。”仔细观摩十八松鼠,我发现松鼠除神态各异之外,它们的形似乎和生活中的松鼠有所不同:淡红的鼻子、卡通味的眼睫毛、兔子的眼和腮,虎背似的身,笨笨的熊爪和琵琶形的尾。好象鲁迅先生谈人物创作时所说的是各地方集中而来所形成的典型人物一般。张根宝解释道,这是神似与形似问题。形似是画画的基础,神似是创新。我将许多与松鼠相关的美的元素柔和在一起,让它们定格在“是与非之间”再显生命的精神。

画要有个性,谈何容易,画要突破,有时比上天还难,突破意味着飞跃,有飞跃才能形成个性。我想作为一个画家在画中能注入自己深沉的感情,能表达对大自然的真挚感情,能与自己画的对象互动共鸣,用自己的真情去感染人心,这也许就是突破,画家能不断飞跃,那他离大师的目标为期也就不远了。张根宝《十八松鼠闹春图》一面世,沪上众多书画家如邵洛羊、龚继先、胡振朗等予以高度评价。书家刘小晴在长卷上赞曰:“‘满纸生机勃勃’,而清雅之气扑入眉宇。盖清气自笔墨功力中来,真可谓当代画松鼠之高手也”。

当我结束采访,回屋看时,见张根宝书房中有一对联“四书五经可通圣贤世界,史书通鉴能晓君王江山”,联中间有一大书橱,诗书画册,散文戏剧应有尽有,在这里我悟出了张根宝之所以能深深地扎根在画坛中,这是和他的文化底蕴分不开的。
2016上海书画院动物画名家邀请展

邀请画家:(排名以拼音为序)
蔡育贤、陈东山、顾宝兴、鲁双喜、吴冬梅、
吴孔庭、肖伟、姚占芳、殷明尚、
印良、张根宝、张秀萍、郑宏光、钟基明。
和美之音笔墨生灵(序)
中国画的艺术表现,除常见的山水、花鸟、人物画等大宗之外,传统的走兽一科作品也向来颇受人们的喜爱,无论是与人类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牛、羊、马、鸡、狗、猫的温情形象,还是深山中莽原上的虎、豹、狼猛兽,这些走兽类绘画作品所表现出人文精神和审美趣味,与传统文化和人性的关怀都是关联始终的,如牛的勤劳、羊的温雅、马的仁义、鸡的明智、狗的忠信和猫的顺爱,以及虎的威猛、豹的敏捷和狼的一意孤行等品性,多被历代画家赋予了各自的生命审美的体验。因而,走兽类的绘画表现在中国画的传统里源远流长,历代精品迭出,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画艺术表现中不可或缺的艺术形式和门类。
此次“和美之音——2016上海书画院走兽画名家邀请展”的举行,大抵也就是继承了中国画艺术一以贯之的优秀传统,以弘扬民族文化的审美品位为己任,邀请了来自天南地北的十四位中国走兽画名家,携各自精心创作的艺术佳作,汇聚一堂。这些当代中国走兽名家既有来自南方如陈东山、殷明尚,也有北国的郑宏光、鲁双喜、姚占芳、吴冬梅、吴孔庭、肖伟、张秀萍等,更有海派的蔡育贤、顾宝兴、印良、张根宝、钟基明等,他们的作品大多以新派工笔画和海派小写意的艺术表现为主,笔墨生动,色彩雅丽,自有一番生命和美欢快的审美意趣和欢畅。
这次举行的走兽名家邀请展,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次全国层面上的艺术交流和南北笔墨风格的碰撞。通过这次名家邀请展的举行,相信中国画走兽类的优秀作品将会越来越受到众多艺术爱好的喜爱和支持,中国走兽画的艺术也愈将发扬光大,成为推动当代中国文化艺术复兴的有益力量之一。
是为序。
上海书画院朱来扣
2016年8月
总策划:丁一鸣
策划:沈小倩、徐旭峰
策划执行:顾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