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上海全国中国动物画名家(二)与你见面---著名画家陈东山

标签:
顾宝兴顾马动物画家上海书画院陈东山 |
分类: 近来顾宝兴活动预告 |
总策划:丁一鸣
策划:沈小倩、徐旭峰、郑中荣
策划执行:顾马
学术主持:朱来扣
陳東山,1961年生於廣東,1980年定居香港,
自幼酷愛繪畫,居港後一直從事中國古代名畫的臨摹和研究工作,
經過30多年的探索、磨練。打下堅實的繪畫基礎,終成今日之新風格。
陳擅長工筆花鳥,畫風獨特。功力深厚及富有感染力。
以“工”写“神”
梁生智
“工笔画”
也因此,一直以来,如何作到“形似”是多数创作者需要掌握的核心,也是多数人欣赏“工笔画”首要的标准和习惯。
陈东山的创作遵循的是这一规律,但是,他的创作已经远远超越于追求“形似”,而是在“形似”的基础上,追求“神韵”。
陈东山的作品从整体到局部都有着精巧的构思和表现。
虽然说“工笔画”的首要特征依然是做到“形”的准确,但是,这一点通过长期的练习是不难达到的。对于一个要创作出有别于别人,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的创作者来说,在此基础上有属于自己的表达“特性”才能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作品。
陈东山是这样的思考者和实践者。
他的创作题材没有选择与多数创作者不同的“异类”题材,而同样是普普通通的寻常所见。但是,他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找到了“解构”题材和“重构”题材的独特风格。
在这个基础上,陈东山更在意形之外的整体“神韵”。这种“神韵”是通过对表现对象的重新组合,进行“重构”的。
他的作品非常强调物与物之间的相互呼应。虽然只是鹅鸭、雀鸽、蜂蝶;竹菊、荷莆、草石,但是,在他笔下,每一类物,每一类物中的每个个体形态都经过精心的构思,不仅强调每一物自身的某一特征,更强调每一物与其它物之间在他所表现“瞬间”状态之时的整体呼应。
他的作品就是因为重构这种物与物在瞬间状态下的艺术感染力实现整体艺术特质和价值的。
在他的艺术中,自然成熟合理地运用了各种表现技法,但是这些技法都是为实现他想要表现的艺术感染、艺术思考和艺术价值而运用。“工笔画”在上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无数的艺术家做出探索和努力,其不断的发展和辉煌都是源于这种不懈的创作实践,但是,能够形成既不脱离传统和大众审美,又具有独特的艺术思考,具有区别于其它创作者的艺术实践的特质的艺术家并不多。
艺术其实并不是“小众”的产物和特权,真正的艺术必定存在被所有人能从不同角度接受的价值。艺术的时代性不是表现在符合了某一时代的特征,而是可以超越所有时代,在任何时代都能赏心悦目,受到肯定和喜爱。一个囿于时代、囿于地域的创作者注定是“小家”。
陈东山通过自己的审美“解构”和“重构”的艺术境界和艺术特质,突破了传统“工笔画”的“形似”核心,达到了以“工”写“神”,在让人欣赏其精到的表现事物形态之余,更多的感受他通过这种事物所要表现的“精神”。这实际上已经进入了另一种更有意义和价值的创作中。
精于工,善于神,必有大成。
蔡育贤、陈东山、顾宝兴、鲁双喜、吴冬梅、
吴孔庭、肖伟、姚占芳,殷明尚、
印良、张根宝、张秀萍、郑宏光、钟基明。
9月14日下午2:00时,由上海书画院主办,上海雯婕传媒集团协办
“2016上海书画院动物画名家邀请展”将于上海书画院展示厅开幕。
(上海市嘉定区华江支路566号)
和美之音 笔墨生灵(序)
总策划:丁一鸣
策划:沈小倩、徐旭峰
策划执行:顾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