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法
诗正题十体 顾马
诗正题很多,能知十体格局,则其他题格自然而知。对写诗意韵实有帮助。
一、荣遇诗体
荣遇之诗。要富贵、尊严、典雅、温厚、写意、宜闲雅、美丽、清细。如王维、贾至诸公早朝之作,气格浑深、句意严整,如宫商迭奏,音韵铿锵,真灵遊麟,沼凤鸣朝阳。学诗者熟炼后,可以一洗诗风寒陋之鄙。唐王维诸公应诏之作,大多用此体格,志骄气盈处,富贵而不失其正。故此法不可不知。
二、讽谏诗体式
讽谏之诗。要感事陈辞、忠厚恳恻、讽喻深刻而不失性情之正,触物伤感而无怨埋之辞,虽美言实讽刺,方为有益之言。古人凡欲讽谏大多借此喻彼。大臣不得于君,大抵借妻以思其夫,或托物陈喻以通其意,但观汉魏古诗及前辈所作可见未偿有无为而作者。
三、登临诗体式
登临之诗不过感今怀古,写景叹时、思国怀乡、潇洒遊适、有一定之规律。中间宜写四面所见山川之景。第一联指所题之处宜叙说起。第二联含用景物实事。第三联含说人事,或感叹古今、或议论,却不用可硬事或前联先说事感叹。此联写景也可,但不可两联相同。第四联就题生意发感慨,较前二句或说何时再来。
四、征行诗体式
征行之诗。要发出悽怆之意,哀而不伤、怨而不乱、悲时感事、触物寓情,方可若伤亡悼屈,一切哀怨皆用此式。
五、赠别诗体式
赠别之诗。当写不忍之情,方见襟怀之厚,但也有不一样的层次。如别征戍,则写死别而勉之效忠;送人远遊,则写不忍别而勉之及时早回;送人仕宦,则写喜别而勉之忧国恤民;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辞以致意。第一联叙题意起。二联合说人事,或叙别、或议论。第三联合说景,或带思慕之情。第四联或说何时再会,或嘱咐、或期望于中二联,或倒乱前说也可,但不可重复。须要次第末句,要有规警,意味深永为佳。
六、咏物诗体式
咏物之诗。要托物以伸意。首二句得物之神情想意,而咏状也到。第一联,不妨明白物之出处;第二联宜含咏其像;第三联说其用,或寓意,或议论,式体证;第四联就题外发意,而结束本意,却有余韵者为佳。
七、赞美诗体式
赞美之诗。多以庆喜、颂寿、期望为意,贵乎典雅、浑厚,用事宜当亲切为妥。第一联要半直、或随事用意叙起。第二联意相承,或用事必须是本题之事。第三联转说要变化,或前联不曾用事。此正宜用引证事料,但语以不空洞为上。第四联结句,则多期望之意,大抵颂德贵于实若褒之,太过则近于谬赞,不及则不合人情而有浅陋之失。
八、賡和诗体式
赓和之诗。有三体。一曰依韵,谓同在一韵之中而不必用其事;二曰次韵,谓和其原韵,而先后次弟皆因之;三日用音。谓有其韵而先后不必次也;此三者,次韵极难他得情景发之,为诗自佳。
九、哭挽诗体式
哭挽之事,要情真事实,于其人情义深厚则哭之。无甚情分,则挽之而已。当随人行,写作要切题,使人开口读之便见哭挽其人方好,内含有感伤之意。
十、联句诗体式
联句之诗。有人各一句,集以成篇;有人各二句十有;有人各四句者;有人各一联者,有先出一句,次者对之。就出一句,前者复对之。但是同寓情景,而意气相投,笔力相等者,然后能为之。
(欲知
诗法
诗学正源
下回分解)
七绝 龙骧出山
诗画作者 顾马
蹄踏纵横蜀道间,
兜鍪击破剑门关。
秦风汉韵穿今古,
只待龙骧再出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