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海扬帆
——上海画马名家顾宝兴
( 1996年9月29日中国冶金报演艺圈.大看台版艺术长廊专栏
)
为迎接香港回归,由著名艺术大师徐悲鸿的夫人廖静文女士任会长的中国书画家联谊会,筹备一个大型的“中国书画摄影艺术邀请展”。消息传来,上海画马名家顾宝兴先生心情格外激动。他泼墨挥毫,通宵达旦,精心创作。终于他将最满意的国画佳作送往北京,以表达他的爱国之心。
顾宝兴先生在上海中国画坛上早已小有成就,许多作品在全国和国际书画大赛获奖。他的《八骏图》获得`94加拿大国际水墨画创作展佳作奖,并编入《中华古今吉祥福寿作品大典》;《江南水乡》入选“中国当代著名画家艺术作品展”,于美国纽约、洛杉矶展出;《谷口人家》被华夏名人馆收藏陈列;《四明山风情》在华夏书画艺术研究院永久收藏。他的个人艺术传记被收入《当代书画篆刻家辞典》。如今,35岁的顾宝兴已是上海美术家协会海墨中国画委员会成员,中国曹雪芹书画院客座教授,世界书画家协会会员。
顾宝兴从小就喜欢绘画。12岁时,受张蕾启蒙,一学数年。他先拜江南著名画马名家胡成荣为师。1987年,他赴南京从师著名画家亚明先生,专攻金陵山水。在这期间,他得到许多画坛前辈方增先、程十法、谢稚柳、万籁鸣、王个簃等指点。他在潜心攻书画艺术同时,更精心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力求从博大精深的中国民族文化的海洋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拓展他的绘画艺术。他在对中国山水画千百年吟咏的原旨中融进了他的情趣。他画山水,不追求山的险绝,石的怪兀,水的惊骇,树的奇曲。他画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十分平凡,极其朴实。正是这些平常的景物,成为他的艺术语汇,被他组合成使人难以忘怀得意象,塑造出极为感人的山水性格。他的《三清山风情》,只是平常的一个山景。然而,这平平常常的景象在顾宝兴的笔下,却蕴涵真情,赋予生机。且看那直泻的飞流顺着山势,从云气中滚滚而下;山间的松涛墨绿一片,由瀑流而产生的散雾,飘逸而至,轻柔洒脱。画中的青山似一砚淡墨,浑洒开去化成素雅的石岩壁崖,显示出三清山特有的道学圣地的清净、自然的气息。整幅画的行笔着墨丝毫没有半点造作和夸张。简单的构图,纯朴的涂抹,还三清山自然的本色,从而使画面更增添了几分含蓄和真情。他从著名画家亚明那里得到了金陵派山水画真谛。难怪顾宝兴的山水画会赢得画界的好评。著名中国画画家王个簃见了顾宝兴的画很高兴,欣然挥笔写下了“宝兴小友,共乐”,以之鼓励。王个簃还为他的画室题名“晋元山房”。
顾宝兴对艺术有着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他爱画,爱山水,更激起了对祖国的爱。他常说:“这朴实、平淡的一山一石,象征了中华民族文化虽然经千年的风雨,但仍然崇高和伟岸。”因为,他崇高自然、朴实的美。同样,他画马,画虎,亦倾注着他热爱祖国的一腔激情。他认为,忠诚的骏马,象征着中华民族古朴、纯厚、勤奋的民风;而威严的猛虎则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象征。在擅长画江南马的名家胡成荣的悉心点拨下,他的艺术造诣日趋成熟。他的《八骏图》,立意新颖,富有浪漫色彩。八匹骏马,或立、或卧、或嬉戏、或仰视、或谈情说爱,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整个画面,静中有动,动中有情,充满生机,给人以温馨和谐的韵味。
顾宝兴画虎,画出了虎的威武。他的行笔着墨,既工非工,含写意又非写意,体现了他用墨泼辣,笔力雄劲,以势取胜的风格。为了画虎,他倾注了全部心血。他观察虎的动作,研究虎的习性。他将虎的行、伏、卧、跳、跑、窜、蹲、跃、食、眠、吼、喜、怒等一百多种姿态,一一剖析专研。因而,使他笔下虎的每个姿态,无一不传神,无一不生威。1995年8月,由中华全国青联等三家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国际书画大展”,专家们在来自美、日、加拿大等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的24000多件应征作品中筛选了400幅参展,顾宝兴的中国画《虎》不仅入选,而且获得优秀奖。
经过20多年的努力,顾宝兴在绘画事业上取得了一定成功。如今,一些外商经常登门拜访,订购他的画,并邀请他举办个人画展。对此,他不很在意。而他为儿童传教画艺倒很乐意。他为青少年艺术学校、育人艺术学校、菲菲艺校兼了许多课,却常常不计报酬。
墨海扬帆。今日的顾宝兴确定了新的奋斗目标。我祝愿他在茫茫墨海中乘风破浪,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