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表面波技术在电力开关柜测温系统中的应用(第八届设备创新论坛文集)
标签:
it |
分类: 学会风貌上海电气 |
I.
引言
温度监测在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目前国家正在大力发展智能电网,适合电力的温度监测装置将具有非常大的市场。电力设备因为带有高压,通常不允许采用有线的方式测温。发电厂、变电站的高压开关柜、母线接头、室外刀闸开关等重要的设备,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开关的触点和母线连接等部位因老化或接触电阻过大而发热,而这些发热部位的温度无法检测,由此最终导致事故发生[1]。目前常用的观察法、红外线测温法无法实现实时监测、受环境影响大的缺陷,半导体无线传感器的工作温度范围小、需要电池供电且易损坏。相比来说,声表面波无源无线测温系统表现出极大优势,并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与传统测温方式相比,应用于电力柜测温的声表面波测温系统具有其独特的特点:
l
传感器采用雷达反射原理,被动感应方式,无需电力驱动,减少了更换电池带来的维护成本,避免了电池对电力安全带来的隐患。
l
传感器紧贴被测点,与接收设备无线连接,实现了高压隔离,保障了设备安全运行。
l
传感器可在高电压、大电流等强电磁环境下稳定工作,且灰尘堆积也不会对测温产生影响。
l
无源无线的工作方式保障了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对设备温度实时监测代替了对设备进行的预防性维修,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维护成本。
II.
无线测温系统组成
声表面波无源无线电力测温系统硬件由读卡器、天线、标签(SAW传感器)三部分组成,标签由标签天线和声表面波谐振器组成,被安置在被测目标表面。声表面波设备测温过程,只涉及电信号和机械波在压电晶体表面的相互转换,并不需要电池或外部电源供电,同时温度信息通过无线方式传递,这使其与传统测温方式相比有很多优势:纯无源传感器,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传感器与读卡器采用无线方式连接,避免与高压设备直连带来的隐患;一个读卡器可以监测多个设备、多个点的温度,不需布线,安装方便;声表面波器件本身由压电材料构成,能承受高温、高辐射等恶劣环境,在电力等要求苛刻的领域具有其不可比拟的优势。
1.
常见SAW温度传感器有谐振型和延迟线型两种,如图1所示。相对于延迟线型温度传感器来说,谐振型SAW温度传感器具有其独特的优点[2]:1)高Q值的SAW谐振器型传感器可达到比反射延迟线型SAW传感器更高的灵敏度,而且压电基片的体积可大大地减小。2)可发射窄带RF脉冲串激励信号,因而允许接收机带宽降低,不但对噪声的抑制增强、提高了最大读出距离,而且适合现代“频率经济”的要求。3)可以运用频分多址技术实现阵列传感。
无源无线测温系统采用单端口SAW谐振器作传感元,如图2所示。单端口SAW谐振器由叉指换能器(IDT)和反射栅两部分组成,IDT直接与天线相连。在查询周期,IDT接收无线查询信号,并储存能量;在非查询周期,它返回以谐振频率为主频且衰减振荡的响应信号,测量出该信号主频就可估计出被测量的物体的温度。

图2
2.
读卡器的设计主要由基带处理DSP电路、射频接收电路、射频发射电路、锁相环本振、天线、电源等六个部分组成,原理框图见图3。
读卡器有四个射频接口,可以分别与四个天线连接,实现多个区域的测温,天线由单刀四掷开关选择。读卡器与上位机之间通过485总线(可根据要求选择232或者CAN总线)连接。当读卡器处于发射状态时,DSP配置锁相环输出射频本振信号,经功率放大、低通滤波器、收发转换开关后,由天线发射出去;当处于接收状态下,接收信号经带通滤波、低噪放大、一次下变频、中频放大滤波后送入DSP处理器进行信号分析,同时检波接收信号功率获得RSSI信号送到DSP,协助对信号的分析判断。
图3
III.
系统测试与分析
无源无线声表面波测温系统的测试包括SAW芯片测试、读卡器测试与系统联合测试。SAW芯片与读卡器的指标要求如表1所示,经过反复测试,确保SAW芯片与读卡器均满足指标要求。
表1 产品指标
|
种类 |
项 |
指标与规格 |
备注 |
|
读卡器 |
发射功率 |
15dBm |
|
|
接收灵敏度 |
优于-90dBm |
|
|
|
扫描频率范围 |
429.2-451.8MHz |
干扰频点 420MHz与460MHz |
|
|
接收抗阻塞干扰 |
90dB |
||
|
抗邻道干扰 |
70dB |
干扰频点±1.8MHz |
|
|
单标签测温时间 |
0.5s |
|
|
|
读卡器级联数量 |
128个 |
|
|
|
通信接口 |
RS485 |
|
|
|
天线接口数量 |
4个 |
|
|
|
射频阻抗 |
50欧 |
|
|
|
天线增益 |
3dBi |
|
|
|
天线类型 |
偶极子天线 |
|
|
|
单天线支持标签数量 |
12个 |
|
|
|
测温范围 |
-20℃到150℃ |
|
|
|
读卡器工作温度范围 |
-25℃到85℃ |
|
|
|
功耗 |
小于3W |
|
|
|
标签 |
温度系数 |
18ppm |
|
|
频率范围 |
429.2-451.8MHz |
|
|
|
标签Q值 |
7500-9000 |
|
|
|
标签差损 |
3dB |
|
|
|
单标签测温带宽 |
1.8MHz |
|
|
|
标签测温范围 |
-20℃到150℃ |
|
系统联合测试的主要任务是对其温度特性的测试。将SAW温度传感器置于温度可调的高低温试验箱(-50℃~150℃)中,当温度变化范围为0~150℃时,实时记录温度传感器谐振频率的变化,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温度下谐振频率
|
T(℃) |
f(MHz) |
T(℃) |
f(MHz) |
|
20 |
428.6150 |
90 |
428.0455 |
|
30 |
428.5105 |
100 |
427.9800 |
|
40 |
428.4185 |
110 |
427.9200 |
|
50 |
428.3425 |
120 |
427.86507 |
|
60 |
428.2635 |
130 |
427.8314 |
|
70 |
428.1885 |
140 |
427.7985 |
|
80 |
428.1175 |
150 |
427.7665 |
对实验数据进行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图4。拟合曲线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频率单位为MHz,温度单位为℃。
图4
IV.
SAW温度传感器安装
SAW传感器采用扎带式的固定结构,如图5所示。开关柜无线测温装置采用无线射频技术,原则上,一个开关柜可安装至少6个,而读卡器设有4个天线接口,每个天线接口可同时测量至少10个传感器,则一个读卡器可同时监测至少4个开关柜。
图5
传感器的安装应遵循安全、简便、可靠的原则。应根据开关柜的类型、负荷电流、可动连接部件等因素,确定需安装传感器的开关柜。单个开关柜三相共布置6个点为宜,上限值不宜大于9个点。连接部位作为一个接触薄弱点,温度的监控尤其重要,如柜内隔离刀闸接头、移开式断路器的插头等,温度监控点应覆盖到位。电缆接头故障多因绝缘受损造成,由发热导致的故障较少,且常规开关柜均可利用红外玻璃窗口观察到电缆头及接头部位,因此,对电缆接头的监测应优先采用红外玻璃窗口进行红外监测,并通过紫外成像监控电缆头放电征兆。电缆接头部分原则上不考虑安装温度测点[3],如图6和7所示。
V.
结论
电力开关柜因其内部结构较复杂,内部部件遮挡较多,并置身于电网的磁场、电场的复杂环境中,所以它的内部测温一直都是建设智能电网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之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一些测温方式,如热敏电阻测温、红外测温、光纤方式测温等,在开关柜中应用时都有各自的局限,应用情况很不理想,极大地限制了测温产品的应用。利用压电材料的声表面波特性,实现无源无线的声表面波(SAW)温度传感器,对开关柜温度状态进行在线监测,及时发现故障隐患并对累计性故障做出预测成为可能。
下载:(8.1M)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g1ojg0yhh1bDB57kYrIK5w
提取码: b2e6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