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伊权:四川峨眉山寻访记

标签:
旅游 |
分类: 诗韵及文章 |
8.四川峨眉山寻访记
峨眉山地处北纬30度,位于四川省中南部,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度地带。自古以来,便以高出“五岳”,秀甲天下,被称为蜀中仙山。自东晋年间建造了第一座佛寺万年寺以后,到了宋代,峨眉山正式定为普贤道场,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峨眉山—乐山大佛于1996年12月作为自然与文化双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我们浙江教育考察组一行,于5月5日晚到双流口成都空军招待所住宿。第二天凌晨4时起来,开始了峨眉山考察之行。先谈谈一天的行程安排,从招待所出发,汽车盘山间公路而上,车行1小时多,到达雷洞坪(2430米),步行到接引殿(2540米),乘高山索道到金顶(3077米),观“日出”“云海”。然后下山,改为步行,经过太子坪,接引殿,雷洞坪,化了二小时多,走完了7.5公里路程,观赏后山的风光,乘公交车回招待所。中午继续出发,走的另一条风景线,坐车到五显冈车场(710米),然后步行,经清音阁、白龙洞到万年寺参禅。再经过黑龙江栈道,到洪椿坪(1120米),向上走访问猴山,然后顺原路回到五显冈车场,乘公交车返回招待所。从早上4时出发到下午6时返程,在峨眉山游历14小时。虽是走马观花,但从地理专业角度,也观察了峨眉山的天象,地质地貌现象,森林植被的分布,收获颇多。我生活在杭嘉湖平原,第一次走进青藏高原边缘的峨眉山,海拔3077米的高山,是全新的感觉。峨眉山自然景观雄秀神奇。地质地貌类型多样,典型独特。由于地处世界生物区系的结合和过度地带,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是四川省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山的景观,气象的变化神秘多姿,现将现场所见,综述分析如下。
一、多样的地质地貌景观。
1、峨眉山的玄武岩。在我国西南分布面积达30万平方公里,可以和印度德干高原的玄武岩媲美,成为中国扬子地台(大地构造单位的名称)晚二叠世玄武岩的典型代表。
出露地点,在峨眉山的金顶,即我们赶往山顶观日出的地方。玄武岩柱状节理,在横断面上呈多角形,纵断面上呈直立的长柱形,伴随着地壳抬升所产生的崩塌,易形成悬崖峭壁。金顶附近的摄身崖就是玄武岩崩塌而形成的陡峭地貌,向下俯视,是千丈深谷,令人胆战心惊。在金顶金刚咀的风动石,就是玄武岩的露头。峨眉山金顶的华藏寺就是在盘陀石上,殿顶鎏金,于是称为金顶寺。2006年新建了金殿、银殿、竖立普贤金像,通高48米,总重量达660吨,是世界最高的金佛。
另一处出露地点,在山腰的清音阁。溪流中的“牛心石”,玄武岩遇黑龙江、白龙江、溪水冲激机械磨蚀,棱角被磨光,形成深黑色表面光滑的玄武岩巨石头。“双桥清音”,成为峨眉十景之一。清音阁景区是峨眉山旅游的中转站,游人很多。
2、白云岩构成的岩溶地貌。从清音阁(710米)到洪春坪(1120米)一带。为厚逾千米的上震旦统洪椿坪组白云岩分布区。它位于背斜的轴部位置,发育的张裂隙,有利于地下水的渗透、溶蚀,形成峨眉山的石笋沟。从清音阁往西北而上,是一深切沟谷,两旁危崖耸立,势为斧劈,有黑龙江溪流在峡谷底流动。现筑有黑龙江栈道,在石灰岩削壁上,凿出方洞,用钢筋水泥浇成石柱,插成洞中,用挑梁、布置成现代栈道,溪水在脚下流过,游客在水泥板铺设的栈道上前进,相当惊险刺激。走完黑龙江栈道后,继续沿着溪边小路到达洪春坪,海拔已上升了400米,这是一个由石灰岩构成的岩溶小盆地。
二、成带分布的森林景观。
在峨眉山区,由于海拔3000米以上,出现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自然景观。山麓春花烂漫,山顶白雪皑皑。我们去考察游览就在5月初,山麓已是初夏气候,而山顶还是有积雪,必须穿棉军大衣才能上金顶。
峨眉山的森林植被大致可以分成三带。
1、低山针叶和落叶阔叶林带。海拔在1000米以下,低山区是酸性土壤,有马尾松,映山红、芒箕骨等酸性指示植物。随着海拔升高,在微碱性、中性土壤,分布有樟,山毛榉,女贞树,棕榈等。在报国寺(550米)清音阁(710米),有这类树种分布。
2、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带。海拔高度在1000-2000米之间。常绿阔叶树,有樟树,木兰科,山毛榉科等,小乔木有峨眉杜鹃,在猴山一带分布很广,品种繁多。落叶阔叶树有鹅耳枥,槭树等,从洪椿坪(1120米)到猴山可观察到这些树种。洪椿树是山地中的夷平面,是一盆地地形,秀峰环绕,林木苍翠,坪中有1500多年树龄的古树,是避暑胜地。
3、高山针叶林带。在海拔2000米以上,在雷洞坪到接引殿一带,以冷杉、冷箭竹,高山榉等树种为主,在金顶一带,由于风大,冷杉发育不全,比较低矮,甚至枯死。
从总体上讲,峨眉山有“植物王国”之称,它保存了完整的亚热带植被体系,不仅有我国近1/10的植物种类,已发现的仅产于峨眉山的植物就达百余种。均以峨眉冠名,为峨眉冷箭竹,峨眉杜鹃,峨眉椴树等。
在峨眉山风景区内,植被的覆盖率达85%。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动物的生存提供了条件。有苏门答腊羚羊、小熊猫,各种珍贵的蝶类,一如枯叶蝶,在万年寺一带的山涧池塘,有“弹琴蛙”。峨眉山的猴子是灵长目的红面猴,在猴山,三五成群,在林中嬉戏,向游客乞讨食物,彬彬有礼。
三、多姿的气象景观
到峨眉山旅游,金顶是必到之处,在观景台上,可以观赏日出云海、佛光、圣灯四大奇观。
1、日出。平时讲“登高望远”,在3000米的高山顶,看东海日出,一轮红日从东方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由于高山顶上,视野开阔。升初的红日,像鲜红的彩球,与平地上观赏不一样,其实只要天气晴朗,都能见到“日出”的壮观。不过,我们上山的那天,赶到金顶,已是上午7时,错过了机会。
2、云海。金顶天气晴朗,山下浮云片片,随风漂拂,与峨眉山势高差悬殊有直接关系。夏天,峨眉山的云层高度在1000米-2000米之间,主要云层都在金顶以下,因而能看到云海茫茫。入夜,随着气温降低,浮云雨雾凝集,云层降低高度,山谷之间的山峰,屹立在云海之中,形成“千山成岛”的奇妙景观。
3、佛光。根据资料介绍,每天下午三时之后,若红日高照,山下雾海茫茫,在浮云面上,闪现出一个个彩色光环,随云浪翻滚,灿然夺目。据专家解释,这是天空中的细小水滴,对日光的折射、反射、色散的综合效应而产生的虹霓现象,当雨日天晴、太阳与云层呈一定斜射角度,易产生霓虹现象,每年大致出现70多次。
4、圣灯。在金顶赶上无月的黑夜,在“摄身岩”下,常出现漂浮的绿色光团,在黑暗的山谷中飘忽不定,多数认为是山谷中的磷火,但机会不多。通过对峨眉山景区的参观寻访,峨眉山是一座自然博物馆,既有典型的玄武岩构成的地貌,还有几处地层的标准剖面。更有众多的动植物物种与资源,包含了中纬度亚热带的植物体系,亚寒带高山植物体系,生存者许多珍稀濒危物种。《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峨眉山自然遗产的评价是“峨眉山以其物种繁多,种类丰富的植物而闻名天下,从亚热带植物到亚高山针叶林可谓应有尽有,有些树木树龄已逾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