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程伊权:杭州钱王祠与临安钱王陵参观札记

(2017-07-24 05:03:01)
标签:

旅游

分类: 诗韵及文章

程伊权:杭州钱王祠与临安钱王陵参观札记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见闻录续集

15.杭州钱王祠与临安钱王陵参观札记

一、钱王祠,奉祀的是吴越国(907-978)武肃王钱镠的祠宇,钱王祠,旧名表忠观。最早的祠宇建于北宋,北宋杭州知府赵忭奏请朝廷在玉皇山在一座佛寺废址上兴建,名叫表忠观。苏轼任杭州知府时,还专门撰写了著名的《表忠观碑记》,明代嘉靖年间杭州知府陈柯重刻。元代表忠观被毁。明嘉靖年间,浙江督抚胡宗宪将柳浪闻莺内的灵芝寺改建成表忠观。在2003年在保护原有遗迹前提下,重建钱王祠,庄严肃穆,规模宏大。是西湖十景之一“柳浪闻莺”的一部分。钱王祠中最恢宏、最有气势的正殿,即五王殿,殿内陈列三世五王塑像,位于正中钱镠像高5米,在他的周围是钱元瓘(932-941年在位),钱佐(941-947年在位),钱琮(947在位)钱俶(947-978年在位)的塑像栩栩如生。穿过大殿,揽远堂,慎镇堂一左一右,遥遥相对。在堂内还展有彭祖庵的历史文化部分,因钱镠认为彭祖是他们的先祖,这次复建,特地增设了这一内容。

在通往钱王祠的甬道上,有五道公德牌坊依次竖立。寓意是吴越的三代五王对吴越地区的巨大贡献。甬道尽头有一座身穿铠甲,威武端庄的钱王塑像。穿行在甬道中和祠宇里,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为增强直观性,祠里以现代化的声光电效果,再现了“钱王修筑海塘”等历史故事。在钱王祠边的湖面上,建有大型彩色灯光喷泉,成为西湖夜游的一大景观。而钱王祠的重建,成为西湖南线集游览、文化展示,历史研究于一体的园林景点和研究吴越文化的重要基地。

钱镠(852-932年),字具美,唐末临安里人。五代时,吴越国的建立者。原以贩盐为业,善射与槊,稍通图纬诸书。唐末时,投入石镜镇将董昌部下作偏将,后来参以平乱,建有军功,被升为节度使。唐乾宁三年(896年)钱镠又击败董昌,拜为镇海镇东节度使,受辖两浙之地。后梁开平元年(907年),封镠为吴越王。钱镠建立吴越国,北起苏州,浙江全境,南至福州,史称“一剑霜寒十四州”。吴越国定都杭州。他推行了“不烦干戈”,“保境安民”的基本国策。维护两浙安宁,有利于人民生活和经济繁荣,在位期间(907-932年),扩建杭城,修筑海塘,疏浚西湖、灌溉农桑,开拓海运,发展贸易,扩建苏州,杭州等中心城市,使吴越国有一个相对和平安宁的生存环境,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钱镠逝世后,他的儿子钱元瓘继位,勤于政事,继续采取重视生产、保境安民的政策。后来,元瓘的儿子钱佐、钱倧、钱俶,相继嗣位,他们在轻徭薄赋,奖励农业生产方面也很有成就。吴越国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北宋建立后,吴越国统治者审时度势,在978年钱俶再次入朝,自动把地盘献给宋朝,使大宋江山不动兵戈而被统一,吴越政权结束。这是钱镠告诫子孙“善事中国,勿以易姓而废大礼”的遗训,终使子孙“纳土归宋”,实现和平统一,使百姓免于战乱,为奠定杭州“天堂”地位作出了贡献,

关于钱镠的功绩,有一件珍贵的“唐赐铁券”可以说明。唐乾宁四年(897年),唐昭宗为表彰钱镠维护国家统一有功,赐予金书铁券一具,其中铸有“卿恕九死,子孙三死”字样,就是民间所说的“免死金牌”这一块镶有金字的铸铁,一直为钱氏天台宗珍藏,新中国成立后,钱氏将铁券献给国家。1951年由浙江博物馆收藏,在上世纪50年代,我们去浙江博物馆参观时见到过这块“免死金牌”。这一国家级珍贵历史文物,1960年由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

二、钱王陵。是吴越国建立者钱镠的墓葬地。钱镠逝世后于后唐长兴三年(932年),葬于后唐应顺元年(934年),墓址在临安县锦城镇东北角的茅山(即安国山,俗称太庙山)南麓。锦城镇即今临安市城所在地。茅山海拔92米,周围约1公里多,是座孤立的土石山。整座山青松盖岭,竹木扶疏,与功臣山遥遥相对,当我们漫步在陵区甬道上,回忆历史,尽发怀古之幽情。

陵墓封土堆高约9米,直径50米,墓碑为“唐故天下兵马都元帅,尚父守尚书令兼中书令,吴越国王谥武肃钱王之墓”。墓道长约百米,宽30米,石板铺砌。墓碑前设有供桌,神道两旁有石龟、石翁仲,西侧有“州池”池内十四朵石质荷花按各种方位排列,象征吴越国的十四个州。神道前的钱王祠,是两层宫殿式建筑,设有介绍钱王生平事迹的画版,及展示《钱氏家谱》。钱王陵祠前的青田石牌坊有钱其琛副经理(钱镠第三十三代孙)的“钱武肃王陵”题字。钱镠第三十二代孙,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两度光临钱王陵,为“钱王祠”题额。广大海内外钱氏后裔前来瞻仰游览,钱王陵已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浙江省唯一保存完好的王陵。钱王陵现已扩展为一座公园,园内太庙山,西南有谒王殿,凌烟阁,安国楼等景点,登上安国楼,青山绿水秀丽美景尽收眼底。供旅游者游憇凭吊。

临安吴越国王陵是指吴越国王族在临安已发现的陵寝。它包括钱镠墓(即钱王陵),钱宽夫妇墓及康陵等三处,二〇〇一年六月二十五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钱宽夫妇墓,位于临安锦城街道西墅街明堂山,为钱镠生父生母的墓葬地。两墓坐北朝南,均为砖砌船形券顶结构,分前后宝,以短过道相接。多耳式,壁龛,后室墓顶绘椭圆形天文图,内容为二十八宿和北斗,前室绘有彩画。

197810月,西墅窑厂烧砖取土时,发现钱宽墓盗洞,随后省、市文物部门组织发掘,有白瓷19件,青瓷3件及墓志铭一方,墓室因顶部绘有天文图而封存的。19807月,在钱宽墓东6米处发现水丘氏墓。省、市、县三级联合组织考古发掘,出土文物100余件,室顶部也因天文图而封存其中熏香炉、灯油、盖罂被列为国宝级文物。墓内天文图为国内已发现时代最早的古代天文图,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康陵位于临安市西南11公里的玲珑祥里村松树山东北坡。为钱镠第七子,吴越国第二代国王钱元瓘原配夫人马氏(即恭穆夫人)的墓葬。马氏,安国县(今临安)人,系雄武军节度使马绰的女儿,于后晋天福四年(公元93910月去世。享年50岁,葬衣锦军庆山乡(今临安市玲珑街道)。199612月中旬,当地农民取土烧砖发现此墓,由、市、县文物部门组织抢救性发掘,得40余件秘色瓷器和一方墓志。

墓葬结构分墓坑、墓室、墓道、排水沟。墓室分前、中、后三室,前式为砖砌,中、后双重墓壁,外壁用砌成拱券,内壁为石板结构。墓室总长11米,宽2.1米,高2.55-3.05米。棺床采用整块红色砂岩制成,置于后室。后室顶部正板中刻有一幅星象图,用单线阴刻紫薇垣和二十八宿,并划有三个直径为46190200厘米的同心园,整个星象图绘有218颗星,均用金箔贴饰。康陵是迄今已发现的吴越国钱氏王族墓中,保存最完好,内涵最丰富,做工最考究的一座,为保护彩绘、壁画,后将墓封存。康陵发现的星象图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钱宽夫妇墓和康陵已封存,无法参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