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程伊权:锡惠公园访古记

(2017-02-07 13:52:21)
标签:

旅游

分类: 诗韵及文章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见闻录续集

4.锡惠公园访古记

程伊权:锡惠公园访古记

、无锡古城的历史概况

无锡是座江南城,距今已有3000年历史。商朝末年,周王的大儿子泰伯同二弟仲雍从现陕西西部的来到江南,定居在无锡境,仲雍的后人继承了泰伯的事业,创立了吴国王。春秋时期,越吴后,越大夫范蠡功成身退,曾泛舟于五里湖。至战国,楚又灭越,无锡一带成为楚相春申君黄歇封地。惠山至今还留有“春申涧黄埠墩等遗迹西汉祖五年公元前202),置无锡县,至今已有2000年,无锡城址

京杭大运河开通后无锡河道中商旅往来,船乘不绝。城中彩帛、烟酒、酱油、食米等作坊错杂开设,市场繁荣。无锡成为富庶江南的一块宝地。1949无锡县部分无锡市1953升为省辖市。1983无锡、江阴、宜兴划入无锡市(

、锡惠公园的实景

锡惠景区位于无锡市西2.5公里处,包括锡山惠山和寄畅园。惠山西边,惠山三茅峰最高,海拔329,周围约二十多公里,素有江南第一山的美称。锡山东边,锡山高75周长约1.5公里,相传周秦时生产锡矿而得名。到锡惠景区参观游览,纯属于偶然机会,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嘉兴教育学院组织去无锡教育学院参观学习,住宿在惠山附近的一处旅馆,抽空闲二次去景区参观。

锡惠景区,它是利用原来的名胜古迹,宗教庙宇改建而成。明代邑人,首先在山建龙凤精舍。接着秦金、秦耀,建成江南名园畅园”。以后邹迪光龙凤精舍”的基础上,改建成愚公,明代惠山古园林就盛极一时。解放后,在惠山植树二百多万棵在锡山建造登山石,环山大道,又整修了龙光寺和龙光1958开凿了映山,重建愚公谷,把锡山惠山连一片,正式命名为锡惠公园。公园临大运河背停惠山,占地45.8公顷现全园分成二游览区,山寺和寄畅园。

1、惠山寺

惠山寺在惠山东麓南北朝时名“历山草堂”,后改为“华山精舍”。梁朝大同三年(537年),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惠山寺。现寺山门前可看到“古华山门”的题字。山门,有两座古老的石幢,南侧建于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年),高6.26米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北侧于北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高6.22米普利院大白伞盖神”(因惠山寺在北宋时普利禅院)。石幢顶,幢身幢座三个部分。幢顶、幢座为装饰部分,幢身佛教经文等。

金刚殿,筑有方池有石桥,名香花桥,日月,为惠山寺古迹之一。日月是南朝刘二年422年)开凿的,是明代建造的。香桥上有石两扇,一启一闭,虔诚善男信女可以从开启的石门进入佛门世界,作恶多端人则被拒之门外。

香花桥便见御碑亭,碑3.4米,宽1.1米,清乾隆皇帝六下江南,都到无锡,每次都为惠山寺留下了诗章,地方官其中四次所写的诗章刻在碑上御碑亭俗称皇,亭子建筑高超,构思奇,在亭子四周,开了十二个圆洞,也叫“四通八达”。

惠山寺大同殿前,在一颗古银杏树下石柱六角亭内,卧放着一块六尺长,表面平坦的大石“听松石”。“松石床”是唐代遗物。唐高宗时著名书法家李阳冰应无锡县丞孙罗之邀请游惠山篆写“听松”两字刻在石床南端纪念。这古银杏树也有一段故事。传说, 明洪武1368年左右),惠山寺僧性海从里长街大同殿共种了十八棵银杏,两边各植棵,象征佛门十八罗汉。这是仅存的一颗,已有六百多年树龄,直径1.91,树高21,今日依然生机盎然

古银杏树边拾级而上,就是大同殿,建于南北朝梁大同三年(537),原是惠山寺大雄宝殿故址。建筑是无锡最为完整的清代祠堂建筑。清末太平军将士曾在惠山一带,与李鸿章的淮湘军激战失利。李鸿章惠山寺大雄宝殿建大悲阁,建立昭忠祠辛亥革命,改为忠烈祠,解放后复大同殿

惠山有九龙十三泉、二泉最负盛名。二泉开凿于唐大历末年,原名山泉唐朝陆羽茶经》,品定天下水为二十神庐山康王泉第一,惠山石泉第二。二泉池。上池八角形,水质最好表面张力大。中池方形,宋高宗赵构南渡,曾饮于此,筑亭名二泉亭元代书法家赵孟頫所天下第二泉石刻下池最大,凿于宋代,池壁有石首,形象苍劲古朴。

2、寄

寄畅园又名秦园,在惠山东麓,占地面积14.85明朝正德年间建,是江南著名的明代园林。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颐和园内的谐趣园,乃是仿寄畅园的建筑艺术。

第一代主人将元代僧舍改建成园林,名行窝。第三代主人耀,官至中丞中年罢官返乡,着经营园林,将园林命名寄畅园。清康熙,秦金的曾孙秦德藻继续经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利用山水地形,精心布局,以有限的空间,营造无限的意境。尤其建筑艺术。秦德藻,请了清初著名的叠石大师张南及子张铖,由本地山中黄石堆成叠石。又引二泉之水,流注其中,称八音涧,西高东低,总长度不到40米,茂林在上,清泉下流,经曲涧轻泻,化无声为有声。流出山洞后,汇成一条南北长,东西窄的水面,叫“锦汇漪”。过七星桥,知鱼槛是寄畅园的最佳景点,取意“锦汇漪”中央突出水面。园主秦耀官场失意,归隐于此,取意“鱼之乐”的对话,命名为“鱼知槛”。含贞斋是秦耀的书斋,在斋前的场地上有一组大型的太湖石假山,名“九狮台”,是按照明朝无锡画家倪云林的《九狮图》的造型设计而成。在寄畅园西南段还有一方池水,有一座太湖石峰3米高,叫美人石,太湖叠石,是寄畅园又一道景观。黄石叠石和太湖石叠石,以精湛的造园艺术和独特的风格久享盛名。寄畅园成功之处,有专家归纳为“自然的山、精美的水,凝练的园,古拙的树,巧妙的景”。清代康熙,乾隆二帝多次游览此处,是一处游览胜地。

在锡惠公园的背面,在锡山之顶,有龙光塔是无锡城市的地标之一。龙光塔的建造,有一段故事。相传,明正德年间,昆山顾鼎臣游锡山时提出,无锡自南宋出过状元蒋重珍,以后到明朝中叶没有人考中状元,这是龙头山没有角的缘故。无锡绅士们为了让无锡人在科举中夺魁,二次集资在山顶造塔,第二次在明万历二年(1574年),新建八角七层砖塔。这一年,无锡人孙继皋果然中了状元。塔能振兴文风。二年后,常州郡守提名为“龙光塔”,保留至今。

无锡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在锡惠公园内,文物古迹遍布,唐代就有唐经幢,听松石床,惠山第二泉,宋代有宋经幢。明清两代更多,明代寄畅园、龙光塔、香花桥、明代银杏,清代有御碑亭,惠山寺大同殿。到无锡去旅游,访古探幽,则到锡惠公园,如观赏山水风景,则到鼋头渚、蠡园等太湖风景区为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