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电柜空调及冷凝器设计的一些看法

(2016-07-25 16:08:20)
标签:

it

分类: 数控管理,维修与保养

     关于电柜空调及冷凝器设计的一些看法

                       上海衍海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徐衍隽

一、 摘要

电柜空调是指使用在电气控制柜上,能有效对于柜内发热元件冷却的空调装置,其基本原理与家用空调相似,但对于电气控制柜的特殊性(如安装特性、电源特性、控温特性和环境特性等)做了完全的特殊设计。

对于任何空调而言,冷凝器的设计都是至关重要的,往往直接决定着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二、 电柜空调冷凝器的一些类型

由于电气控制柜对于水的禁忌,目前国内外主流电柜空调均采用空气冷却式冷凝器,只有少数特殊场合(主要是大制冷量需求的现场)采用了水冷式冷凝器。

目前来说,空气冷却式冷凝器主要采用的是高效套片管式冷凝器,其中还有很多分类,在本文论述的制冷系统中,主要采用的是空气受迫运功的高效套片管式冷凝器。

它是用0.1~0.4mm厚的铝片套在φ7.94~φ16的紫铜管上组成(如图一所示)翅片上的管孔系冲压而成,且带有翻边,以增加翅片与管子间的接触面积,还可以保证翅距的作用。目前主流的生产厂商均已采用机械胀管,胀管量比较均匀,接触热阻也小,管内的清洁度也有保障。

关于电柜空调及冷凝器设计的一些看法

                                 图一

为了强化空气侧的换热,还将翅片压成凹凸形,波纹形或条形,约可提高空气侧换热系数20~60%。

另外,由于系统设计的一些特殊要求(对于电气柜空调而言主要的安装面的尺寸)也会采用一些新颖的换热器做为冷凝器。如我公司(衍海制冷)在GYF-300H中采用的铝制单侧边翅片盘管(如图二所示),其优点就是在小制冷量需求(500W以下)时可以按设计要求盘成各种形状,灵活多变。

      关于电柜空调及冷凝器设计的一些看法

                                    图二

三、 目前电气柜空调冷却器设计的局限和改进

由于电气柜尺寸的特殊性,一般给予空调的安装面都比较窄,一般都在500mm以下,少数的在400mm以下(如我司改造的上海通用汽车南厂喷漆线(德国杜尔)的项目)。

因此,在为了既要满足足够的换热面积,还要满足尺寸的限制,国外很多厂商最初采用了如图三所示的布局方法。

 

                     关于电柜空调及冷凝器设计的一些看法

                                  图三

同样的,当类似设备引入国内的时候,国内很多厂商也就直接抄袭,其实这里有很多局限性。

()、由于空气流动方向为换热器的高度方向,1其途径的管数远远超过6排以上,而冷凝器沿空气流动方向的管排数愈多,则后面几排的传热量愈少。因此,当超过6排(其实最佳是4排)后,再多的换热面积也是没有效率的,还会徒增风阻。

()、如此的布局对于风机风压得要求也高,一般来说迎面风速愈高,则传热系数也愈高,但迎面风速愈高时阻力增大,风机消耗的电能也相应增加,所以风速一般取2.5~3.5m/s为宜,而且由于风压得高要求,厂商直接采用离心风机吹,这样不仅噪音会大,而且对于冷凝器来说边缘的不均匀性会加剧,这样也会降低冷凝器效率。

()这样的布局在空调停机时在冷凝器顶部积灰尘,由于很多电柜是安放在车间环境中的(特别有些在机床旁边),属于严重的油雾环境,所以一旦积灰很难清除,这时冷凝器的效率会大幅下降。

而我公司目前采用了一种特殊布局法(如图四所示)来避免上述三个问题。

 

                       关于电柜空调及冷凝器设计的一些看法

                                 图四

()由于本方案中我们采用了常规进气方式,空气流动方向冷凝器的排数不高于4排(绝大多数机型设计时控制在排),这样的传热效率是最高效的,风阻也小。

()我们采用两台轴流风扇的吸风式布局方式,噪音低,风量的边缘均匀性好,在特殊的场合两台风机也可以起到备份作用。

    当然,我们这样的布局方式会导致成本增加,而且,机组的厚度会比较厚,这样会增加一些重量。

         以上两种布局方式的优劣在一些高温现场表现的尤为明显。例如海尔合肥工厂的两条冰箱内胆生产线上,原先一条采用的是国外的这种布局方式的空调,另一条则是衍海制冷的电柜空调。到了夏季,采用国外的布局方式的空调全部故障,而我们的机组运行正常,后来在海尔专业的研判下也认同了布局方式的影响,最终将国外布局方式机组的生产线也改造成我司的产品。

            当然,国外的这种布局方式也是应对欧洲(特别是德国28℃环境温度的设计工况)的低温工况以及工厂车间整体的恒温条件,但对于我们国内目前的工厂环境和工况要求是严重不适的。

            正是由于原先吸风布局存在的局限性,国外一些大厂商也在一直进行探索,目前某厂商的产品已经做了修改,如图五所示:

 

      

关于电柜空调及冷凝器设计的一些看法

                                              图五

            这样的修改也能使空气流动方向的管排数降低到6排以内,能部分达到提高换热效率的目的,但是风流的不均匀性依然没有改善。而且,这样的布局也会带来成本和重量的增加,并且机组的高度方向尺寸也会偏大。

四、 总结

    以上只是个人一些在实际设计工作中的心得体会而已。由于换热器设计本身是一项艰巨的挑战,在不同的环境下,不同的数学模型下,结果相差很大,甚至相反。

    对于这样一个热力学部件其实最关键的是不停的试验实践,符合需求的设计才是一个好的设计。

    相信经过我们行业内大量工程技术人员的努力,一定会找出一个符合行业需求的相对完美的数学模型来。

下载:(235K)

http://pan.baidu.com/s/1boNKdQZ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