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报》报道上海汽轮机厂劳动创新新闻
标签:
文化 |
分类: 学会风貌上海电气 |
在上海汽轮机厂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创新”贯穿了企业前行中的整个历程。近年来,上汽厂工会通过坚持开展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在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职工素质、推进工厂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工厂曾获上海市总工会命名、上海电气集团首家“上海市职工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称号。
员工素质提升是创新之本
工会着力组织开展以合理化建议为主渠道的“五小”活动,引导职工结合岗位工作和生产经营“瓶颈”,以“小、快、灵”的形式,确定创新内容,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发挥职工的创造能力,推动科技进步,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近年来,电站市场对汽轮机产品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形势,工厂需要一支优秀的技术人员队伍和一支技艺高超的工人队伍作为强有力的支撑。工会通过搭建一系列平台,加强技术工人岗位能力和技术等级培训,为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提供了多条通道。目前工厂高级工比例已经占到技术工人的40%以上,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员工素质和技能的提高,成为工厂科技创新之本。
科技创新月开花结果
每年举办的“职工科技创新月”是上汽厂的一个特色活动。这项活动主要有5个特点,一是展示一批创新成果:从当年的重大科技创新项目中挑选一部分科技创新成果展示,并由专家进行评审;二是培养一批创新能手:通过各部门推荐评选出创新标兵、技术创新能手等并对其进行表彰;三是培育一批创新班组:以班组作为推进科技创新的基地,积极加强和提高管理水平;四是涌现一批能工巧匠;五是攻克一批技术难关。
近年来,随着职工素质建设的持续加强,企业涌现出一批在经营管理、科技研发、一线作业等岗位上做出令人瞩目业绩的“大师级”人物,通过设置在基层的讲坛,使这些人物的成功之道,能让众多的职工知晓,进一步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此外,工会还根据目前工人技师中普遍强于实践操作,弱于理论总结的状况开展了“双师结对、联合攻关”活动,为技师、工程师搭建一个交流互补平台,让技师在攻克企业生产难关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同时将他们的丰富实践经验和创新成果提炼固化下来,形成工厂的宝贵财富,进一步深化传承下去。
“绝活”“高招”转化为生产力
与工厂发展战略目标相结合、与推进职工素质工程相结合、与培育企业先进文化相结合。这“三个结合”是上汽厂工会不断推进职工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依据。
其中,在与推进职工素质工程相结合方面,工会从维护职工权益出发,通过广泛开展职工科技创新活动,促进职工素质工程建设,坚持把素质工程作为科技创新活动的人才保证和重要目的,把创新活动作为素质工程的有效途径和实践平台。通过开展职工科技创新活动,培养更多创新能手、能工巧匠。收集他们的“绝活”、“高招”,编撰他们的“先进操作法”,让更多的职工掌握,进而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为工厂发展增添后劲。
(摘自:《劳动报》,作者:郭翼飞)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