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工程师对“设计图纸”的几点要求!

标签:
it |
分类: 数控操作编程及工艺 |
1、对于自己设计和改动的图纸,必须经过自我仔细地检查后方可交出,其检查内容如下:
(1)、材料的选用是否得当,该用Q235A的不用45钢,该用45钢的,不用1Cr18Ni9Ti,即从节约出发,又要保证使用性能。对于防腐部分不能随便代用材料。材料的选用应具体化,例如Q235A圆钢Φ35,1Cr18Ni9Ti钢板12,不能抽象地说Φ35,1Cr18Ni9Ti,这样做便于选材、财务核算和采购材料。对于那些实在不能具体化的,有的要锻打,有的要切割的材料,才抽象地列出,例如:45
(2)、所画视图表达要完整、准确。中心线不能少,倒角要画上,实在不能画时,在技术要求中指出,设计的图纸要美观,线条选用得当,给人一看要舒服、有水平的感觉。字体大小有一致性。图上有很多部位剖视和放大图,表达位置要准确。
(3)、尺寸基准选用应准确合理。尺寸应完整,不能漏尺寸,重要尺寸、封闭尺寸和尺寸链要准确。
(4)、加工符号不能少,不加工的部分应标注出来,所标出的粗糙度应准确,要求不能过高,也不能太低,所标出的是加工出来的最低要求。
(5)、技术要求该写的要写上,尤其是表面处理,不能漏掉。
(6)、比例要适当,不仅是画图比例,字体与字体之间,图样分布应均匀,字体不应大小不一。
(7)、标题栏应符合要求。现有图纸有好大一部分大小不一致。
(8)、对于结合件,每个零件之间的连接关系都要表达出来。凡是属于无图的零件要一看就明白,毫不含糊,略微复杂的零件,都不能无图,应画出来。
在设计中,其原理是特别的重要,不能有丝毫的差错。
零件之间,部件之间的长宽高联系尺寸也要查,有关传动图、示意图都不能缺少。
总体说自己所画出来和修改的图纸方方面面都要经过检查确认无误后方能交出。
在总图、部件图中,总体尺寸、关联尺寸和重要尺寸都要一一补上。因为每一种尺寸,都有它一定的意义。
(1)对于直径的加工余量,一般取3—5毫米,例如加工到Φ30,选Φ35圆钢,加工到Φ32,也可用Φ35圆钢。余量不能少于3。(长零件余量要大些)
(2)对于板料在厚度方向上,一边不能少于1.5的加工余量,例如加工到12,起码要有15的板材。面积大一些,加工余量多一点,两边只有2个的加工余量,一般加工会有困难,或者加工不出来。
(3)对于端部(包括轴端和板端)每端都要有3-5毫米余量。
有配合的孔和轴,包括间隙配合、过渡配合和过盈配合,孔选8级或7级,轴比孔高一级,选7级或6级,但凡选6级的就要磨加工了。低于8级的配合,孔与轴选同级相配。对于粗糙度应与孔、轴的精度等级相适应,6级时先0.8,7级8级选1.6,有的8级可选3.2。
形状和位置公差,共有十四种:
形状公差: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在应用时不要选用基准。
线轮廓度和面轮廓度,应用不多,根据情况有的要基准,有的不要基准。
位置公差有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同轴度、对称度、圆跳动、全跳动,这七种都要有基准。至于位置度有的要有基准,有的不一定要基准。
设计所选形状和位置公差,一般情况都是选7级或8级,因为一般设计的机械不属于精密机械,6级的很少用,7级8级已能满足性能和使用要求了,过高会给加工带来困难。
以上要求是根据现有图纸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来的,希望在设计图纸中引起重视,使图纸准确无误,指导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