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汽轮机转子加工程序校对方法

标签:
it |
分类: 学会风貌上海电气 |
优化汽轮机转子加工程序校对方法
转子是汽轮机的核心部件,加工以车床为主,在某些情况下因NC代码的编制不合理或一些细小尺寸的干涉等问题,会发生加工过程中刀具及刀架与零件碰撞的加工事故,从而导致零件加工质量不合格甚至整根转子报废。转子造价昂贵,价格以数百万甚至千万计,因此发生质量事故时损失巨大。目前数控车削加工程序校对方法是人工校对,而转子数控大车程序量大,动辄数百页,人工校对工作量大,难以发现程序中的干涉。
为了提高转子数控程序的正确性,减少由于程序导致的加工干涉,工艺处的技术人员一直在探索新的校对方法,实现程序的动态仿真,优化现有的校对流程。
通过大量的前期调研,工程师们提出了两个方案。第一个方案是采用市场上通用的商业软件,由软件公司负责实现我厂的数控车床程序的仿真。第二个方案是利用工艺处的技术力量,联合高校开发仿真软件。
第一个方案难度小,但是商业软件不仅费用大,并且商业软件属于通用软件,如果做到完全适合我厂的编程及加工现状,需要进行二次开发,最终的费用将更大。第二个方案难度较大,但是该方案可以提供完全适合我厂加工情况的仿真软件。综合考虑费用以及软件的使用范围,工艺处的技术人员决定采用第二种方案,即联合高校开发仿真软件。
为了使仿真软件能够完全模拟我厂的加工情况,工艺处的技术人员与合作方深入讨论现有仿真流程的缺点,研究仿真过程的瓶颈问题,并与高校的开发人员深入车间现场,了解车间加工的过程,帮助高校人员明白我厂的加工情况。通过多次的沟通,双方对仿真软件的前期需求达成了一致,为仿真软件的开发迈开了坚实的一步。
通过我厂工艺处技术人员与合作方开发人员的共同努力,经过一年多的沟通和修改,终于完成了适合我厂加工情况的仿真软件。该软件通过导入转子数据图及数控程序代码,使用已经创建的刀具库,可以实现数控加工的动态模拟。仿真过程中,如果发生干涉,软件对干涉部位进行报警,提示程序需要修改。
目前,该仿真系统已经在工艺处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转子数控程序导致的加工干涉明显下降,有力的支持了我厂生产任务的完成。同时,使用动态仿真技术也使我厂的转子编程技术领先于国内的相关企业。